“3、疳蠱
疳蠱又叫“放疳”或“放蜂”。據說兩粵的人最善於用這種湘西蠱毒。方法是:端午日,取蜈蚣和小蛇,螞蟻、蟬、蚯 、曲蠱、頭發等研末為粉,置於房內或箱內所刻的五瘟神像前,供奉久之便成毒藥。
將疳蠱放在酒、肉、飯、菜內給人食用,或者放在路上,路過者踏著即入身,藥粉會粘在腸子上,使人腹部脹痛難忍,極欲上吐瀉。
4、石頭蠱
下蠱者用隨便的石頭,施以蠱藥而煉成。他們將石頭蠱放在路上,石頭能夠自個行動並且發聲,如果有人路過,這塊石頭就會跳上人的身體,或者進入體內。
中此蠱術後肚子會發硬如石,3-4個月後石頭就會移動並響動它時而進入雙手,時而進入兩腳,大便結秘,人也越來越消瘦,不出三五年必死。
生蛇蠱 據說這是川省彝族人弄出來的一種蠱。據說中了此蠱後,一開始腹痛嘔吐,然後每經曆一次腹痛,肚皮或是肚子內就會有什麼東西變得堅實。這種蠱開始發作的時候必須得吃肉才能讓其消停,不然就會在你身體裏到處遊動,讓人痛苦萬分。若是一直不吃肉,這體內的蛇就會開始撕咬內髒,危及生命……”
雲季緊張的問道“那要怎麼才能區別自己有沒有中蠱呢!”
“我倒是聽過一個法子,就是不知道管不管用,嚼生黃豆,無腥味則中蠱,在少數民族地區是在嘴裏含一塊鴨蛋白,其上插一枚銀針,如果鴨蛋白和銀針變黑,則中蠱。”
“那這個能不能預防?”
“自然是可以的,去到蠱村時凡是蛛網灰塵之家,疑為養蠱之家,忌往來;凡就食,如主人先用筷子敲一敲杯碗後盛飯的,疑為施蠱,要特別小心可不食或道破;凡出外就食,隨身攜帶大蒜,可防蠱,蠱入酒難治,出門不飲酒可防蠱。”
“蠱術好神奇啊!就沒有什麼可以治病救人的蠱嗎?”雲季感歎到
“有啊,隻是已經很多年沒人見到過了”
“也因為,蠱術多為害人之物,所以曆朝曆代都有在打壓蠱術傳人 ,養蠱的處罰嚴厲程度在不同朝代有所不同。例如,在秦朝,養蠱被列為十惡不赦之罪,犯者將受到極刑。到了漢代,養蠱被視為破壞人倫道德的罪行,被定為重罪,處罰也相應加重。唐代時期,對蠱的禁止程度也較為嚴厲,以維護社會穩定和秩序”
“那我這個極有可能是蠱術傳人的就不出去行走了,害怕jpg”
景元輕笑道“也不必這樣害怕,養蠱被視為邪術的根源之一是它涉及使用毒物。毒物在古代中國被廣泛使用,既可用於醫療,也可用於殺害他人。而蠱的使用往往與毒物結合,使其具有更大的威力和難以察覺的性質。因此,養蠱被視為對他人生命安全的威脅,這也是曆朝律法對其處罰嚴厲的原因之一”
“如果哪天你繼承了蠱術,去官方那報備一下,簽一份天道誓言,不用來作惡,倒是沒人會對你喊打喊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