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遷墳!(上)(2 / 2)

在南方,其實已經很少有四合院了,便是鄉村,也四合院也並不多,多為兩層高的小樓,或者是一些平房,四合院這種院落式的古式建築,其實還是在北方多一些。

雖然生活在南方,但其實明炎一家人的根,都是在北方的。

所以墓園,明炎特意挑選了這麼一個建築形式。

四合院,三進院子。

入口處,不進門,看見的是一共長十四五米,高兩米多的外牆,在外牆東南角的位置,是一個廣亮大門。

廣亮大門,也是有講究的。

和一般意義上的大門不通,廣亮大門是向內凹陷板間屋子的空間,門前是台階,和拜訪一些雕塑用的,且門前還是一個小亭子。

用句通俗的話來說,廣亮大門其實就是房子外麵的半間房,老時候,幾個老人坐在門前嘮嘮嗑,避避雨,下下棋之類的。

而除了這些建築上和實用意義的講究外,廣亮大門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講究。

達官顯貴。

古時候,如果不是達官顯貴,是不能有這樣的門的。

明炎身為炎黃第一將,手握全國兵權,他的父母,其是一般?

推開廣亮大門進去,首先看到的便是影壁。

影壁就是一麵牆,牆上雕龍刻鳳可以,刻一個福字也可以,隻要不避諱,基本上畫什麼寫什麼都行,通常,這些東西稱之為照壁。

在明炎父母的墓園這裏,影壁上的照壁僅僅隻是一龍一鳳組成的一個太極圖。

影壁之後,空出來了一些距離,是為空地,右側則是另一邊的門牆,在左側,是一間小房屋和一排的倒房屋。

倒房屋就是進門之前看到的那麵牆。

那麵牆的裏麵,就是房屋,不過因為是和正房正對門,所以叫倒房屋。

倒房屋還有一個規矩,那就是不能通窗,隻能一麵有窗戶,不能雙麵有窗戶。

若是兩麵都有窗戶的話,那不就是一麵窗戶是朝房子外麵的嗎?

一間偏房,一排倒房屋,一麵影壁,這邊是二進院子的前院。

通常,二進院子的前院屋子,偏房是雜物間或者茅房,倒房屋則是給傭人們住的。

前院跟後院,是有一麵牆隔開的,這麵牆的中間是一個垂花門,這門又稱二門,表麵看去,這門就仿佛一個圓形。

走過垂花門,便是三進院子的中院。

正中間,那肯定就是正房了,兩邊的房子則為廂房。

一般來說,正房的兩邊要麼是書房,要麼是主臥,而中間的位置,便是堂屋,又或者叫中堂,也可以叫客廳。

兩邊的房子,是廂房,一般都是廚房,茅房,或是側室,也就是兒女住的地方。

一般如果有人住的話,中堂當然是應該好好布置一番的,不過,這裏卻並非有人住,而是有人葬。

所以,中堂的位置,便被打造成了一個祠堂,上麵放著兩個尚且空著的排位。

這是中堂之後,便是三進院子的最後一個院子了。

若是一般的四合院,最後一個院子是一個正房和兩間廂房。

而這裏,後院則什麼都沒有,隻有一個……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