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方澤,今年二十歲。對於接下來我要講的故事,你們大可不必當真。
權當是茶餘飯後的閑談就好,畢竟連我都不太記得有哪些事情是真實發生過的了。
從小我就沒見過自己的父母,是我姑姑將我養大的,這一身的本事,自然也都是姑姑教我的。
三年前她出車禍去世,隻留給我一間佛像店。
但我對姑姑的死,一直都存有疑惑。
這幾年的日子雖然清閑,卻也少不了富貴。熟悉這行的朋友都知道,這一行就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這一點跟開古玩店是一個性質。
姑姑還在世的時候,經常有人來店裏找她看事,隻不過她去世之後就很少有人來了。
這裏有必要說明一下。所謂的看事,就是指那些無法用科學解釋的事情。比如鬼神附身、遷陰宅、辦冥婚、寄陰信、驅邪靈、改風水之類的瑣事。
據姑姑講,我們這一脈的人曆史上其實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大多數人會習慣性的叫我們巫師,神婆,神棍等等。但其實我們是有嚴格的劃分的,比如巫師這個稱呼是專指我們這一脈的女性,而男性的稱謂一般叫做覡(xi)師。
除了稱呼上的不同,許多人也會下意識的以為我們這一脈就是那種帶著麵具跳大神的人。人家其實是薩滿,跟我們完全不是一個體係的東西。隻是因為翻譯的問題,才會把我們混為一談。
要知道,我們的廟堂裏也是供奉著三清祖師的。
姑姑之前跟我說過,要我以後小心那些會使巫術的人,還說什麼我們的巫術都是不被允許的。隻不過我從來沒當真過,畢竟現在會用玄術的人都是鳳毛麟角的,就更不用說會使巫術的人了。據我推測我恐怕就是世界上最後的覡師。
近些年來,正經看事的人變少了,但做過虧心事來我這裏尋個心理安慰的人卻是越來越多。
對於這種動動嘴皮子就能賺錢的生意,我也不好意思不做。
正所謂,有錢不賺王八蛋!
我這個小店之所以到現在還能開著,全是靠這些冤大頭的幫襯。
恰巧,我對麵的這個胖子就是一個標準的冤大頭。
“方大師,在您這裏果然不一樣,一踏進您的店門啊這人都精神了不少。”那胖子對我十分客氣的說道。
我細細抬頭打量起這個胖子,一張油膩的臉上全是褶子,腦袋上更是沒有一根毛。不過他纏在脖子上的那根明晃晃的金項鏈倒是讓我十分感興趣。
暴發戶啊!
我心裏雖然很激動,但在這胖子麵前最起碼也得裝一裝。
我雲淡風輕的招呼店裏的夥計看茶,一邊偷偷的估算著這家夥的身價。這一行就是這樣,看人下菜碟,價談高了,這生意就得黃。
價談低了,人家還覺得我看不起他,得找個適中的價格才行。
“不知閣下如何稱呼?”我微微抬頭,在我開口的瞬間心裏便估算出了這家夥能承受的心理價位是多少。
“嗨嗨,方大師比我想象的年輕呀。我姓王,您就叫我老王吧!”那胖子端坐在椅子上,一邊吹著茶杯裏的熱氣,一邊對著我說道。
老王八?這暴發戶看來是沒聽過諧音梗這個典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