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帆一隻手沾了水,在拳頭大的糯米麵團上來回拍打。

水被帶走,手就再在盆裏沾水,重複剛才的動作。

很快,糯米麵團的表麵就變得有些微黏。

這時候,主廚已經把事兒都排給了其他廚子,在一旁啥也不做的看著了。

比臉還大的麻球?

他做了三十多年飯,見都沒見過。

不對,別說見過了,他都沒聽過。

從這二十出頭的大妹子嘴裏說出來,他怎麼就那麼不信呢。

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好奇心,他也得把她怎麼做的看完了。

一個裝滿白芝麻的簡易小盤子終於是派上了用場。

對嘛!

麻團兒怎麼能夠沒有白芝麻呢?

隻見左帆把剛才那個團兒往裏頭那麼一滾,一圈芝麻就粘上去了。

主廚點點頭,剛才那個沾水的步驟果然是為了讓這個糯米團粘性增大,能更好的把芝麻粘上去。

左帆來回滾啊搓啊,糯米團的表麵很快就被芝麻覆蓋,沒有一絲空隙。

這時候,她又使了個巧勁兒,撒了些芝麻,再拿手攥了幾下,以保證芝麻沒那麼容易脫落。

主廚比了比自己的拳頭:“大妹子,我看你這麻團也沒比普通的大多少啊?怎麼就說比臉大了呢?”

左帆笑笑:“別急啊,現在才是重頭戲呢。”

先前裝了熱水的大鐵鍋早已被左帆換成了一大鍋的油。

持續的加熱下,溫度開始逐漸升高,直至隱約看到了些水波紋。

左帆用她的老辦法測試了一下溫度。

不過一雙木質的筷子,簡單的往油裏頭放了兩厘米。

密集的氣泡快速泛起,伴隨著劈裏啪啦的聲音。

又等了十秒不到,筷子上起的氣泡越來越大。

嗯,185度應該是有了。

調整火力,裹了芝麻的球被放在大漏勺裏下了油鍋。

一個深口的大鐵勺配合著進行操作。

麻團不停的轉,大鐵勺不停的往上澆油,保證它的每一個地方都受熱均勻。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令主廚吃驚的一幕發生了。

剛才那拳頭大小的麻團開始逐漸膨脹,越來越大,越來越圓。

這!按照這個節奏下去,比臉大還真不是沒可能。

可這大妹子能堅持那麼長時間嗎?

就他三十來年的經驗來看,這好說得炸它個二十分鍾才能變得比臉大啊。

左帆就這樣重複著澆油翻滾的動作。

五分鍾過去了。

麻團在長個兒。

十分鍾過去了。

麻團茁壯成長中。

十五分鍾過去了。

麻團已經和小孩兒腦袋那麼大了。

魏文海代替樓下聊無可聊的人們過來看一眼左帆這道菜的進展。

一眼看呆了。

二十分鍾……

比成年人腦袋還大的大麻團完成了。

魏文海沒下樓,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這觀摩的五分鍾內在想著什麼。

興許是想這個大麻球到底是誰發明的,興許是想左帆到底跟誰學的。

最關鍵的還是:這東西好不好吃,如果好吃的話,自己能不能賣啊?

左帆擦了擦額頭滲出來的一層薄汗,舒了口氣就看到一旁不知道何時來的魏文海:“咦?魏老板什麼時候過來了?”

“五分鍾前吧。”

即便是完成了,左帆也依舊操著漏勺和鐵勺,讓大麻球在漏勺裏隔空轉了好一會兒,降降溫。

不然就這麼放下去,底子容易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