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深山育子,書店結緣(1 / 2)

��H��在秦巴山區一帶,離南宮山幾公裏外的一座無名小山頭上,住著一戶人家。

這是由幾間石房,一圈石牆圍成的小院,雖然離森林公園不遠,但由於山路崎嶇,很少有人踏足此地,倒也僻靜之極。

小院內,一位道骨仙風的白須老人坐在石凳上,閉目養神,老人姓彭名坤,乃隱士高人,常年居住於深山,草藥治病救人,偶爾心血來潮下會到外麵走一走。

旁邊一個大約五六歲的小孩子正在紮馬步練功,大概是時間太久,雙腿已經有點打顫,但靈秀的麵孔下卻透著一絲剛毅和不屈,咬牙堅持著。

“背一遍三字經,注意調整呼吸!”

“是,爺爺!”

小男孩脆生應道,旋即把注意力從酸麻的腿上轉開,朗聲背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很好!接下來是道德經,第一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小男孩竟然背的絲毫不差,不過到底懂不懂就不知道了。

“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老人沉聲問道。

“不知道,爺爺不是說等阿門長大了就會理解嗎?”小男孩奶聲奶氣的說道。

“是呀!爺爺都忘了!”老人恍惚間想到對方還是一個五歲的小孩子。

“彭叔叔!阿門!該吃早飯了!”

這時候從石屋內走出一個衣著樸素,麵目清秀的少婦,招呼兩人吃飯,旁邊還跟著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衝著練功的小男孩擠鼻子弄眼。

“好了,今天就到此為止!我們的小阿門越來越聰明,知道用功了!”老人滿意的看著眼前的小孩。

在他看來,有如此資質的孩子繼承自己的衣缽,即便是再付出多一些也無所謂。

“叔叔不要把他慣壞了,還是個小孩子呢!”少婦嘴裏說著,眼睛中卻滿是溫柔之色。

“楚楚,還要去給孩子們上課嗎,今天可是星期天!”

老爺子看少婦匆匆吃了一點飯便夾起一個布包準備出去,疑惑的問道。

“是呀!這裏的孩子們底子弱,馬上臨近中考了,需要多指點一些才是。”

“難為你了,路上小心點,一會我帶阿門上山采藥去。”老人囑咐道,雙目中滿是感激的神色。

“叔叔客氣什麼,自從被叔叔救起來到這裏,承蒙這裏的鄉親如此看重我,是我的榮幸。”楚楚說話間,或許想到了什麼,雙目有些濕潤。

“好好!不說了,不說了!你早去早回!”老人趕緊打住了話題。

“媽媽,楚門長大後也要象媽媽和爺爺一樣,為這裏的鄉親們做好事!”楚門瞪著一雙大大的眼睛,認真的說道。

“好孩子,那你可要跟著爺爺認真學習,不能偷懶!”楚楚欣慰的說道。

“媽媽,楚門從來不偷懶,是嗎?爺爺!”楚門說到最後,把眼神望向旁邊的爺爺。

“是呀!楚門是我這輩子所看到的最有天分的孩子,你放心,我一定會傾囊傳授,讓他繼承我的衣缽。”老人認真的說道。

“好了,叔叔上山小心一點,我先走了,丹丹,走快點,要遲到了!”楚楚快速走出了小屋。

後麵的小女孩跑著跟了上去,嘴裏大聲叫著:“爺爺,阿門哥,我跟姑姑上學了!”

深山中,爺孫兩人一邊走一邊采摘些山果草藥,偶爾還用自製的弓箭打一些野味。

“爺爺,丹丹的爸爸媽媽什麼時候能夠回來?”楚門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因為媽媽不讓他問,他隻能拐彎問老人。

“等你們長大後就會回來,你是不是想你的爸爸啦?”老人想起為了開拓山路而不幸遇難的兒子、媳婦,一陣難過。

“沒有,媽媽不讓我問,說我沒有爸爸,可為什麼其他孩子都有爸爸呢?”楚門懇求的望著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