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黃巾餘部動向(1 / 2)

李揚一行人在無極籌措糧草之時,山寨的諸將也沒有閑著。李弘命張晟與常豐二人留守山寨,命管亥、張亮、豐超,吳坤與趙雲隨自己四處出擊。

黃巾起義爆發後,天下大亂,成為叛軍的不僅有黃巾一支,好多嘯聚山林的賊寇紛紛作亂,占山為王,落草為寇。黃巾敗亡後,黃巾餘部與地方的亂軍紛紛合流。

李弘帶領手下兵馬,在山寨周圍逐步出擊,掃蕩山中群寇,對於罪大惡極的頭領一刀斃命,對於願意歸附沒有作惡的則收入麾下。重新編練部眾,打散重組。

手下趙雲,管亥等人都是勇猛無比,短時間內,方圓數百裏的人馬都被吞並,有些不願歸附的聽到風聲紛紛轉移到他處安身。

不過由於李弘隻誅首惡,從者不究,首領都被手下諸將哢嚓了,導致了手下人馬擴充,卻沒有足夠的將領,手下原來的小頭目都紛紛升官,統領的人馬瞬間暴漲。原來四千兵馬,擴充到了兩萬有餘!

得到從甄家運來的糧草後,前來山寨投靠的流民也逐漸多了起來……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正月中下旬,李揚一行人趕回了山寨,見到了山寨兵馬、糧草如此充足,心中的底氣更多了幾分。

回到山寨後,李揚安頓好張寧等人,並向大家介紹了新加入的顏良、文醜,便召集手下諸將議事,商討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用兵方略。

嚐到了擴充兵馬甜頭的管亥諸將自然想著是趁著主公歸來,全軍出擊,繼續擴充兵馬。於是管亥開口道,“將軍,我們如今兵馬十足,糧草充裕,應當乘此良機吞並小股亂兵,擴大自身。”

李揚看了看其餘眾人,見他們大概也是這種想法,李弘這時候開口說道,“如今我們應該有一個正式的名號,兵馬雖然擴充了,可我們沒有與官軍打過硬仗,也沒有一個響亮的名頭,這對我們接下來的發展大為不利。”

李揚認同的點了點頭,接著說道,“確實,我們不能再繼續用黃巾軍的名號了,重新起個名字很有必要。”

張寧此時開口道,“如果放棄了黃巾軍的名號,我們該怎麼吸納黃巾餘部呢?”

李揚回道,“黃巾軍的名號已經不能幫助我們直接降服各地黃巾軍餘部了,一來如今亂軍四起,各地的黃巾軍早已經不是之前的那批人馬,大多是各地的豪強人物依靠個人威望拉起來的隊伍;二來,便是各地黃巾餘部太多太雜,我們必須有一個不同於眾人的名號,不然可能會被他們影響壞了名聲;第三,黃巾軍的名號真正的作用是吸引逃亡的百姓前來依附我們,我們為他們提供一個安穩的耕種條件,百姓為我們提供糧草。”

李揚開口對眾人問道,“大家對於隊伍新的名字有什麼想法?”

張忠開口道,“如今我們藏身太行山之中,不如就叫太行黃巾軍!”

趙雲此時開口道,“既然我們隻是希望用黃巾軍的大旗來吸引民眾歸附,那我們可以稱作太行黃巾部眾,但軍隊的名號沒必要使用黃巾了”

李揚聽了幾人的意見,認為趙雲的說法還是中肯的,於是開口道,“就按趙雲說的,可以稱太行黃巾部眾,部隊對外的稱號叫做天保軍如何,取天下大吉,保境安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