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最後是跟誰在一起了呢,你這故事寫到了最後也沒個明確的結局啊。”
在電視劇《大男當婚》中,最後還搞了個開放式結局,搞得觀眾眾說紛紜。
而在張歡這裏,連個開放式的結局都沒有,就像是繞了這麼一大圈,男主角還是失敗了。
要說這就是結局,那肯定不太合適。
“事實上,暫時還沒有結局。”
“因為我還沒有想好要怎麼結局,也因為這隻是第一部的內容。”
楊老板對此好像並沒有感到奇怪,隻是鄙夷了他一眼。
“現實裏你就是這樣,寫個故事還是一樣。”
“最終誰也沒有擁有,本質上是因為全部都想要吧?”
自己全部都想要,這是張歡從不掩飾的。
不過對於故事,他則是堅決否認。
“都說了這隻是個虛構的故事,你為什麼非要跟現實掛鉤呢?”
“在故事中,男主角麵對每一段感情都是很用心很專一的好不好。”
“而且,男主角雖然是作為被甩的受害者,但女主角也都有充分的理由。”
“而之所以這樣安排,純粹是出於市場考慮,就是商業在主導。”
這種類型的劇集往往都有一個聚焦點,到底哪個女主角最終會成為男主角的情感歸宿?
每一段感情男主角都是受害者,這樣觀眾就不會降低男主的好感度,才能共情他。
如果真的寫個張歡似的渣男,觀眾不罵得狗血淋頭才怪。
而每一段感情雖然都是女主角提出終止的,但背後都有不得不這麼做的原因。
如此一來,觀眾也就能夠理解女主角,從而也不會對女主角失去好感。
女主角是形形色色的,觀眾的喜好也不一樣。
就這會有各自喜歡和支持的女主角,觀眾入股就能帶來話題性,帶來熱度。
男主角到底會跟誰在一起?
誰會更適合男主角?
電視劇越火,這樣的討論就越多。
這樣的討論越多,電視劇就會越火。
聽著張歡的解析,楊老板目瞪口呆。
“所以,你是從一開始就在想這些事情了?”
張歡翻翻白眼,“要不然你以為呢,這是最基本的商業運作好麼?”
楊老板突然感覺,這一瞬間打從心底居然又升起了一股崇拜。
為了避免被看出來,她趕緊開口掩飾。
“就怕觀眾認為,經曆了這麼多居然都還找不到一個人結婚,男主角是活該單身。”
找一個兩個不合適就算了,這可是十好幾個。
如果是在現實裏,戀愛了十好幾個還找不到結婚對象,那就該深刻反省一下自身問題了。
不過電視劇裏嘛,張歡是連連擺手。
“不不不,觀眾肯定不會這麼認為,觀眾隻會覺得男主角可憐。”
“畢竟這可不是男主角自身的問題,別忘了在故事中他可是受害者。”
談了十好幾次戀愛,每次都被甩,這要放在現實裏,那就是聽者傷心聞者落淚的慘劇了。
就算是虛構的故事,這都蠻令人崩潰的。
也就是因為如此,加上各種情有可原的原因才是必須的。
就算不考慮播出後的話題性,就算是隻為了故事本身考慮都必須這樣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