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幼時記趣1(1 / 1)

雖然我出生在一個比較貧困的小縣城(就目前來說還是國家重點扶貧縣),但我非常榮幸我出生在21世紀。經過一係列政策的改革和當地人民自身的努力,這裏也日漸繁華了起來。

老話說得好:“三歲之前的孩童是沒有記憶的。”我當然也不例外,我對自己三歲之前也是沒有記憶的,但我在長大後,聽家中年長者講述我兒時的故事,或真或假,我都覺得十分有趣……

我兒時的“傳說”時代

1.我的人中部位,有一道細細小小的疤痕,這道疤痕是我在長大後,照鏡子過程中偶然之間發現的,我便抱著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去問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說:“你的這道疤,是咱們村裏修建下水道的時候,你不小心掉進去摔出來的。”【下水道:與現在埋在地下的下水道不同,當時是那種露天的,也可以理解為現在的排水渠。】

我說:“啊?我小時候這麼皮?”

老媽不言而喻的笑了笑。(PS:我是個女孩子,可能媽媽都沉默了,哈哈哈)

現在的我也挺皮,我從來都不是那種溫文爾雅的女子形象,相反我是那種風風火火的女漢子形象。“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一句話,也不全無道理,古人真是聰明,令人敬佩!

2.不曾想過媽媽也會懊悔她年輕時沒有做過的事情,她對我說:“我小時候,特別特別喜歡別人拿塑料瓶子裝水喝,特別是塑料瓶蓋上再紮幾個眼,那對我的誘惑力簡直是太大了。”

那麼問題來了,媽媽懊悔什麼呢?

她說:“我當時怎麼就沒有想到,直接去買一瓶飲料,然後回來把飲料騰出來,給你用這個瓶子,那時候真的太‘笨’了。都沒有反應過來,我還去找別人要,別人都不給,你就眼巴巴的看著別人用塑料瓶子裝水喝。”(當然我最後還是有了這樣一個“水杯”。)

我聽完之後,覺得在那時可能媽媽心裏也有一絲絲的心疼。但是媽媽的愛始終是偉大的,我的媽媽從沒有因為要外出務工,就把我放到爺爺奶奶跟前,讓爺爺奶奶養育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一個人養孩子累,就把我丟到一邊不管。我的媽媽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我,她已經用盡全力去愛我了。我也很愛我的媽媽。

或許沒有給幼時的我弄一個飲料瓶這件事,會一直深深得記在媽媽心底,也或許媽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忘卻,但她從來不會吝嗇她給我的愛。

補充:我依稀記得我在喜歡拿一個塑料瓶當水瓶的同時,也喜歡拿一袋瓜子,這袋瓜子也是有講究的,瓜子必須是自家炒出來的那種,白色的皮皮,吃到中間偶爾還會有苦的——因為炒過火了¯(◉‿◉)/¯。袋子必須是方便麵包裝袋,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我記得我當時老拿紅色的,但是我不記得那是什麼品牌的方便麵。現在想起來那個場麵(脖子裏戴個水瓶子,手裏拿一包瓜子,走街串巷,全村都是我歡樂的場所)都覺得快樂,感覺我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