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的發妻被掃地出門之後,顧義舟一夜未眠,他想不通白芷那樣守規矩的人怎麼會偷人,可是事實就在眼前。
顧義舟想要細查此事,可一夜過後他就不想了——太子要他去明州辦事,顧義舟便將這事擱置一邊,到後來不了了之。
白芷進顧家時沒能揚起什麼塵土,離開時卻是一身泥汙。
過了幾年,誰還記得她呢?
顧義舟為了太子走南闖北,對沈家有意無意的敲打成親之事沒怎麼放在心上。
在顧義舟二十九最後一日這天,太子死了。
因為他選擇了太子沒選未來新皇,太子死了沒登上皇位,所以顧義舟被新皇處死了。
新皇是太子的對家三皇子,雖然有文韜武略,卻心胸狹隘,多疑善妒。這也是當初顧義舟沒有選擇他的原因,一個國家若是被這樣的人統治,如何能長久安盛。
可偏偏,太子死了,保皇派的人七成叛變,成了新皇的人。
哪怕到新皇登基,顧義舟也依舊不改自己的初心,在公堂上放下壯言,“自古以來,一臣不事二主。太子不在,下官也沒必要站在這朝廷,還請陛下放下官回鄉。”說著,將頭上烏紗帽摘下來,雙膝跪在大殿上,重重磕了一個響頭。太用力,以至於額頭冒血。
皇帝登基時候,年紀三十有二,在龍椅上正襟危坐,右手一直敲打著桌子。
“回鄉?顧大人想回去朕自然準的,不僅準,朕還要親自送你回去。”
“陛下日理萬機,不必勞煩。”
“不勞煩,監斬還是有時間的。”
顧義舟一直沒起身,依舊跪著,他以為自己不要仕途,不問朝事可以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母親病重,弟弟妹妹成家不久,這朝廷他又沒法發聲。不如回去故鄉,眼不見心不煩。
到底是他想的太美了,皇帝是什麼人啊?暇眥必報。
當初為了太子與三皇子鬥得最凶的不就是自己嗎。
竟然還想著他會顧忌其他舊臣,想要樹立個好君主的形象而放過自己,讓舊臣安心跟著他。
顧義舟失笑,“陛下,當真是不怕其他人寒心。”
“朕現在是天子,天子想做什麼何須顧慮他人啊。”皇帝掃視朝下畏畏縮縮的朝臣,先處理顧義舟這個刺頭,殺雞儆猴之後,在慢慢將太子黨羽悉數除掉。
想著,皇帝眼眸多了幾股陰詭。
“...天要亡我大周啊!”顧義舟直起腰,微微哭喪著臉,額頭上的血往下滑落,顧義舟三十不到,在這一瞬間老了許多許多。
皇帝看著晦氣,開口道,“顧義舟這亂臣賊子,參與謀逆,心懷不軌。朕已查實,來人啊,給朕拖入大牢,淩遲處死!”
門外兵甲兩列,進到朝上,要拖走顧義舟,將他押入大牢。
“我自己會走!”顧義舟站起身,拂了下衣袖上的灰,姿態挺拔,一臉視死如歸。
皇帝對顧義舟的表現非常不滿意,繼而故意說道,“亂臣顧義舟犯的是謀逆大罪,理當誅九族。”
此話一出,走沒兩步的顧義舟停住了腳,顧家是真的到了死地啊。
皇帝見顧義舟不為所動,又說,“不過朕方登基半月,這樣動刀實在太過殘忍,還是將顧家上下流放蠻夷之地就好了。”
“各位覺得,如何。”
朝下百官,無不點頭稱好。
顧義舟的心一點點涼了,眼角的淚再也掛不住。
蠻夷之地,那不就是讓他們去死嗎?就是活下來了,也是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