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鎮國公府(1 / 2)

處暑過後,夏日裏的灼熱便明顯減了幾分,聒噪的蟬鳴聲也漸漸弱了下去,變得幾不可聞。清晨下了場小雨,長安城裏到處濕漉漉的,但到底是夏日將辭未辭之時,日頭一照,簷下懸掛的雨珠、地上沉積的水窪不一會兒便蒸幹了。

很快,早市熱鬧起來。

青石板鋪成的寬闊街道上人來人往,街道兩旁的鋪子裏更是叫賣聲、還價聲此起彼伏。放眼望去,銀器店、陶瓷店、糖果鋪子、酒水棚子,一個挨著一個,賣綾羅綢緞的、賣胭脂水粉的、賣飾品小玩意兒的,讓人目不暇接。

街道盡頭的轉角處,畫糖人的白胡子老叟早早支起攤子,賣冰糖葫蘆的少年郎扛著紮滿糖球的草棒子在一旁漫不經心地晃悠著,偶爾倚著隔壁燒餅鋪子的磚牆,同那白胡子老叟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上兩句。

紅日東升之時,霞光灑滿城中大道,東街上一片緋紅。在那片緋紅的盡頭,佇立著一座闊氣的府宅,府宅門前是兩個大石獅子,門匾上赫然寫著四個鎏金大字——鎮國公府。門匾的兩旁則各掛著四個大紅燈籠,燈籠上的“趙”字蒼勁有力。

這裏便是鎮國公府趙家。

鎮國公府祖上是大梁的開國功臣,為大梁高祖皇帝打下了半壁江山,高祖一登基就封趙家主君為鎮國公,世襲罔替,如今的鎮國公趙瑾已是趙家第四代子孫。

鎮國公府的主院十分寬敞,院中種著幾棵古樹,夏日裏草木茂盛,枝葉遮天蔽日,為院落平添了幾分清爽與愜意。隻是如今少了盛夏裏的灼熱,那一片蒼翠也似乎少了許多的生氣,隻隨著微微有些涼意的清風慢悠悠地擺動著,仿佛下一刻便要化作一片焦黃的枯葉隨風而落似的。

南麵赭紅色的回廊下掛著幾隻鳥籠,雀兒們嘰嘰喳喳地叫著,兩三個侍女圍上前去,給它們添上吃食和水。不多時,一個衣著光鮮、麵容和善的管家娘子從裏屋走出,吩咐道:

“國公爺今兒個休沐,用罷早膳便要去給老太太請安,你們去榮壽院打聽著,瞧瞧老太太幾時起身,給我回個話兒。”

“是,顧嬤嬤。”

一個二等小丫鬟脆生生地應著,便往榮壽院去了。

這顧嬤嬤是鎮國公府的老人兒,也是個家生子,自小在國公府裏長大,配的是上一任國公爺身邊的吳管事,生有二子一女。長子吳清在如今的國公爺身邊做事,人稱小吳管事,次子吳澄管著府上主子們的車馬出行,小女則是老太太身邊的四大一等丫鬟之一。

不多時,前往榮壽院的二等小丫鬟便已折回,在顧嬤嬤身旁耳語了一番就退下了。顧嬤嬤抬手招呼了幾個年歲尚小的三等丫鬟過來,指點道:

“你們幾個今早的活計便是把這回廊的欄杆全部擦拭一通,半個時辰後我要來查驗,凡主子們能觸碰到的地方不得有任何浮灰,更不能有遺留下的水漬。你們才進府沒幾個月,雖不是家生子,卻也是一層層選出來送到府裏來的,雖說尚不熟悉國公府裏的規矩,但總是有幾分聰明伶俐的。你們記著,咱們國公府不養閑人,你們若是做得好,日後升為二等丫鬟一等丫鬟,長大後自然也能配個得臉的夫家,若是事事不上心,讓我抓了把柄,那你們往後的日子,可就是另一番光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