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戰爭之源(1 / 2)

罐城,甕城和碗城都位於最南端。

三座城池城主本是呂胚。

呂胚的名位也是世襲而來。

呂胚,達族人,有一妻一妾。

正妻泉氏,下有二子,大兒子呂繪,嫡長子;二兒子呂刻未成長大,夭亡。

關於呂刻,在八歲時,夥同兄弟姐妹一起外出遊玩,突然失去蹤跡。一起去的呂繪說是在一叉路口分開之後便失去了消息。

經過漫長的調查和尋找,由呂胚出麵親自宣布兒子呂刻已經死亡。

這件事於城主家來說都是重大事件,而且事情實在蹊蹺,但是呂家幾人三緘其口。

老百姓對這件事卻是流言蜚語,眾說紛紜。

待到呂繪十八歲時,泉氏也突然而亡。

當時泉氏正值壯年,風韻猶存,身體又無疾病。

身在城主府,突然暴斃,肯定有諸多疑點。

於是大家都認為是他殺,卻又苦於沒有證據。

泉氏娘家人聽到這個消息,也坐不住了,派人過來調查,整整折騰了兩個月,也沒有給出結論就走了。

呂繪又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隱隱約約已有了答案,隻是這答案大多也是猜測。

都沒有最終指向,隻能對外宣布因疾病暴亡。

隻是在以後的日子裏誰也沒再提起。

小妾膝下也有一子一女,兒子呂釉,小女呂素彩。

當時呂胚正要籌辦自己的六十大壽,忙裏忙外,興高采烈,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幾杯酒下肚後,轟然倒下就再也沒有起來。

呂胚死後各城池都由兒女打理。

三座城池甕城最廣,人口最多,資源最富;罐城各方麵都少於甕城;碗城最次。

罐城和碗城兩麵積合起來都比不過甕城。

三城池大部份都是泥族人和拙魯人,還有部分來遊玩的語族人以及經常到各地做買賣的越族人。

呂繪乃是兄長,自然分配甕城;呂釉管理罐城;呂素彩負責碗城。

各城池便由三兄妹分配完畢。

甕城城主呂繪仗著是兄長,性格乖張,從小受寵,又是嫡出,打著繼承先父意誌,擴張地域,加強官民富裕,事事顧及自己的利益。

且喜怒無常,獨斷專行,暴戾意氣,經常讓呂釉,呂素彩難堪。

罐城城主呂釉心裏自是一百個不願意。

呂釉表麵麵目慈和,易於親近,私下卻是殺伐果斷,過河拆橋,翻臉不認人。

隻是呂釉一出生便低呂繪三分,又不便明違,做做表麵工作,常常明應暗違。

兄弟倆矛盾逐漸水火不容。

呂胚在世時,各兄弟在父親的威壓之下,明麵上還能和和氣氣,祥和的一起吃吃飯。

去世後,各種問題便不再藏著掖著,全都暴露了出來。

按道理三座城池都應由呂繪管理,可呂釉和呂素彩有親媽支持,可以和呂繪分庭抗禮。

呂繪一人雙拳難敵四手,四處掣肘,積怨已然較深。

久而久之兩人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戰爭終於在一處邊緣的沙河小鎮爆發。

呂釉,呂素彩是親兄妹,自然是有事一起上,呂釉作為出頭人,呂素彩則在暗地裏默默給與支持。

沙河鎮位於甕城,罐城,碗城三城交界處。

開始屬於甕城,甕城幅員遼闊,距離又遠,在區域裏屬於一個尖角,屬於可有可無,於是便把這地方給了罐城。

事實上碗城和沙河鎮的交界麵最廣,碗城麵積又是最小,於是呂胚下令又把這地方給了碗城管理,後來漸漸納入碗城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