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周策能做那麼複雜的功德屋紙紮時,李老板心裏是不太相信的。
連經驗豐富的老師傅都得兩人配合用上整整一天,他周策一個人用不了一天就能完成?
但當著客人的麵,他沒有拆周策的台。
大不了等晚上那對父子回來了再讓他們加班加點趕一趕。
按照周策的要求,李老板從庫房裏拿來現成的竹條、彩紙、鐵絲、漿糊等工具。
周策搬了把椅子,直接坐在店門口開工了起來。
完全出乎李老板意料的是,周策的手法非常熟練,完全看不出一絲青澀的感覺。
“難道周策的技術如他嗩呐吹奏的水平一樣高?”李老板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今天又有錢賺了。”
幾個小時後,周策手中的功德屋已經完全成形,隻需再點綴一些彩紙與顏料即可。
“真沒想到啊,我的師傅要兩個人聯手做一天的活,你竟然幾個小時就完成了。”李老板驚訝地說著,拿起手機拍起視頻來,準備發到朋友圈裏做廣告。
“主要是李老板你材料準備得齊全。”周策沒多做解釋。
就在這時,門外的大街上一群遊客模樣的外國人浩浩蕩蕩地走了過來。
他們見到周策在認真地做著手工,都好奇地圍了上來。
“這是什麼,五顏六色的好好看。”
“這是華國的藝術品嗎?我怎麼從來沒見過?”
領頭的幾個金發碧眼的外國女子用蹩腳的普通話問道。
“這叫功德屋,是用來送給死去的親人,寄托生者哀思的。”周策回道,繼續手裏的動作。
“送給死去的親人?哇,你們華國人對待死亡好浪漫啊。”
“這真是件偉大的藝術品。”
外國人七嘴八舌地說道,圍在李老板店門口靜靜地看著周策做著紙紮,其中不少人都拿出手機拍攝起來。
人群外圍,有兩個鍋蓋頭男子小聲議論著:
“阿西八,華國竟然還有這麼精妙的手工藝品,可惜我們的同胞都沒有見過。”
“我們把他的手藝都拍攝下來,回去好好研習一下,華國有的,我們也得有。”
“對對,等我們學會了,再去申遺一下,這樣這種精妙的手工藝品就是我們國家的傑作了。”
這群外國人看起來都十分年輕,總共有八九個人,看膚色與服飾,應該是來自好幾個不同的國家。
李老板在一旁和周策小聲說道:
“我是聽說這幾天市裏有在開一個國際交流大會,想必這些外國友人都是開完會出來逛街的,隻是沒想到一起來了我們老城,又對我們的老傳統著迷。”
周策沒有說話,繼續專注著自己手裏的紙紮。
而那些個外國人就這麼目不轉睛地看著。
隨著周策給紙紮上色,做好最後的收尾工作,一個栩栩如生的仙界天宮出現在大家麵前。
外國友人無不讚歎。
“哇,真是太美麗了。”
“無與倫比的藝術品。”
“我們國家博物館裏竟然沒有收藏這樣的工藝品,真是太可惜了。”
“好希望我們的家人也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