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亞城星和奧爾布萊特(1 / 2)

由於亞特蘭蒂斯所有需要用到能量的地方都是由能源中樞提供,這也給遠征軍的改造計劃省了不少事,隻要把能源中樞的能量輸出端口改了就行。

當然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也沒那麼簡單,畢竟這也不是換個插座或接口就完事了的。

好在能源中樞的控製係統裏有詳細的操作規程可以參考,不至於要從頭摸索。

剛開始改造時工程師們就麵臨兩個選擇,一個是讓ZPM係統完全下線,直接將能源輸出端改為核聚變發電機,另一個則是將核聚變發電機接入ZPM的控製係統。

第一個方法最省事,改造時也不容易出紕漏,但缺點也很明顯,切換能量源時整個亞特蘭蒂斯必然會因為沒有能量的供應而陷入臨時性癱瘓的狀態。

這個切換時間並不需要太久,最多十五分鍾就能完成,以現在的狀況來看完全不是事,畢竟遠征軍從正式入駐的第三天起就連護盾都關閉了。

亞城星,這是秦漢唐給亞特蘭蒂斯所在的這個星球起的新名字。

雖然古人族也給這個星球起了名字,但是考慮到那個名字為幽靈族所熟知,所以遠征軍將其棄用了。

而起名字這種事秦漢唐一如既往的人菜癮大,再加上遠征軍高層也沒什麼人再有這個奇葩愛好,所以這破名字也就成了這個星球的官方用名,誰讓遠征軍的老大是他親媽呢?

雖然土是土了點,但至少對華國人而言簡單明了,秒懂名稱的來曆。

亞城星現在環境整體而言還是很安全的,沒有幽靈族也沒有原住民,完全不用擔心外來軍事威脅。

唯一要擔心的就是出現頻率並不高的超級風暴,但這種級別的自然災害至少提前三五天就能得到預警,十五分鍾的能源中斷對現在的遠征軍並不會造成什麼實質性影響。

但是唐澧依然選擇了第二個改造方案,將核聚變發電設備接入ZPM供能係統。

簡單來說就是讓遠征軍自帶的核聚變發電機與ZPM實現並網,借助古人族的自動能源切換係統實現變更能源輸出端口時可以不間斷切換。

這個方案就需要工程師們對於古人族的能源中樞進行比較深入的了解,在不破壞係統完整性的前提下將新設備接入原有係統中。

這樣做雖然麻煩了點,在進行改造時也可能發生意外導致現有係統出現故障,但在戰時狀態或遭遇突發狀況時,可以讓亞特蘭蒂斯不至於變成一個巨大的活靶子。

這也是為什麼唐澧將所有外星探索行動都安排在能源中樞改造工程完工之後的原因。

好在這種事情對於華國人而言也不是第一次做了,之前在地球的前哨基地就進行過類似的改造。

華國人的危機意識一向很強烈,前哨基地既然擔負著守衛地球安全最後一道防線的任務,怎麼可能把安危寄托在ZPM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