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華國軍隊的太空作戰初體驗(1 / 2)

太空作戰時除了一些各自深藏的禁忌類武器之外,基本上絕大部分太空戰艦都是以能量武器為主,甚至其中還以光能武器占據了絕大多數,原因無他,速度夠快而已。

這也是與在宇宙空間裏特殊的戰鬥環境有關,交戰雙方一般來說相距上千公裏甚至更遠就開始互懟了,對武器的最核心要求就是要能擊中對方。

能夠建造出進行太空作戰的航天器,不論是戰鬥機還是戰艦,其在太空環境中的速度都不是在星球強引力圈內可以比擬的,航速達到數十倍音速是起步標準,古人族和阿斯加德族的飛船速度甚至有可能超過上千公裏每秒。

再加上戰艦必然有掃描係統和自動規避係統的存在,交戰雙方如果使用速度稍慢一點的武器進行攻擊,最大可能是根本摸不到對方的邊,交戰最終就會演變成一場類似兩人對罵的鬧劇,看著熱鬧實則打不出任何實際傷害。

隻有光能武器可以無視對方的速度,做得發射即命中,這也是所有宇宙級文明的飛船必然要研究出護盾設備的原因之一,否則在戰時所有戰艦和戰機都很難存活下來。

能量護盾不僅保護戰艦抵禦對手的能量武器攻擊,還可以在高速飛行時抵禦大大小小的太空碎片的撞擊,否則在幾十上百公裏每秒的速度下,極少有飛船可以抗住這些撞擊,哪怕隻有手指粗的碎片撞擊也足以摧毀大部分沒有護盾傍身的飛船了。

所以太空作戰的輸贏一方麵取決於你的武器攻擊力有多大,而另一方麵也要看你的護盾防禦力有多強,甚至很多時候血條強度決定了最終的勝負。

這也是托克若在培訓趙紹華他們這些華國將領時再三強調的,而且越是大型的太空戰艦作戰方式越是簡單粗暴,見著麵了往死裏對轟就行,反正麵對攻擊躲是躲不開的,盡可能的多轟對方幾發,看誰的護盾先扛不住。

這也就衍生出了太空作戰的一個普遍性戰術,那就是盡可能的以多打少,集火某一單獨目標,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將其送走。

這種戰術華國軍人並不陌生,此時他們也是這樣做的。

麵對6艘勾厄巫忒的戰艦,朱雀號和另外兩艘戰艦將火力集中在了一艘敵艦身上,當然對方也是如此,他們集火的目標是朱雀號。

由於交戰雙方都是相同的戰艦,所以對轟的武器也是一樣的:光能炮。

一時之間星球太空軌道上空盡是紅白藍三色的光束,在戰艦的護盾上激起大大小小的能量波動和漣漪。

和影視劇中護盾受到攻擊時戰艦也會產生劇烈震動不同,實際情況比那要安靜很多,能量護盾在沒被擊潰之前,所有動能都被護盾吸收、轉移,受其保護的戰艦在這期間屁事沒有。

影視劇中安排那種護盾受到攻擊戰艦也不消停的場麵,更多的是為了觀賞效果。

由於這次攻防演習是攻堅戰,雙方都沒什麼太多騰挪的餘地,戰機和小型戰艦還好,他們體型小,還能采取一些機動措施,但是大型太空戰艦就沒那麼多花活可以玩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