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章 原子語體係(1 / 2)

秦漢唐他們都下意識的看向有古人族語的那麵牆,上麵的內容並不多,他們很快就看完了上麵的內容。

牆上的文字並沒有記錄什麼和科學知識相關的內容,隻是簡單的介紹了這裏的來曆。

這是由古人族發起的高等文明之間的對話,起因源自古人族在銀河係散播科技文明時結交了三個文明程度和觀念相近的先進種族,古人族覺得文明的進步需要思想的碰撞,於是在他們的提議下四個種族決定每隔一段時間就聚在一起進行學術和思想的交流。

基於這個原因,古人族找了一個沒有智慧文明的宜居星球作為他們召開會議的地點,並修建了這座城堡。

由於每個種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係統,雖然以四大種族的能力去學習其他人的語言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在進行科研和思考時所有人都還是更習慣於使用母語,而語言的詞彙量必然會因為科技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填充內容,這為翻譯工作帶來了不少阻礙。

於是為了更高效、更準確的表達各自真實的想法,他們決定在交流時使用宇宙中最基本也是最沒有異義的語言係統進行表達:使用146種原子作為這種語言的基本元素。

之所以采用這種宇宙中的基本元素之一,是因為比它更宏觀的就會產生歧義,比它更微觀的就會產生過多的冗餘,而原子作為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其構成的基本元素體係讓四大高等文明可以將自己的語言進行精準的轉換,從而使他們可以沒有任何障礙的進行交流,他們將這種語言稱為原子語。

原子語體係是一種專門用於科學交流的語言,這種語言並不適合日常交流,而且記錄起來比較麻煩,因此古人族設計並製造了一台集翻譯、記錄於一體的機器,用於四大種族之間的學術交流,並將其記錄下來,說白了這就是一台會議翻譯記錄儀。

秦漢唐看完後環顧其他三麵牆,發現隻有古人族語言的內容最多,其他三種語言從字數上來看都差不多,看來作為會議的發起者和設備的建造者,古人族記錄的內容比其他種族要多一些。

利特菲爾德教授看到這群華國人居然都不約而同的看著其中一麵牆上的文字,馬上就意識到他們居然認識其中一個種族的文字,這怎麼可能?他離開的這半個世紀裏地球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他用顫抖的聲音問道:“你們都認識這麵牆上的文字?難道這種文字在地球上已經很普及了麼?”

秦漢唐笑了笑說道:“你誤會了,這是一個古老文明的文字,地球上很少有人認識,甚至知道有這種語言的人都不多,而地球上認識這種文字的人基本都在這個城堡裏了,要不你以為我們為什麼會專程跑這一趟呢?”

宋民妍和伊西斯聽完不由得對視一眼,眼神中盡是對秦漢唐的無語之色,這家夥真是習慣性忽悠,在一大堆真話裏麵總要摻那麼一句半真半假的話,你說他騙人吧,他又沒說假話,你說他沒騙人吧,卻又總能讓不明內情的人想偏,雖然不是在忽悠自己,但還是真的好想捶他一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