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八

風雪裏,在小鎮最南邊的泥瓦巷中,有個孤苦伶仃的清瘦少年正頂著風雪緩慢前行著,此時他頭戴著一頂偏大的氈帽,身上穿著一件灰撲撲的破舊棉襖雙手插在衣袖裏,身體微微蜷縮試圖令身體暖和些。

少年姓秦名缺,爹娘早逝。從小生活在雲羅山脈腳下的小鎮裏,由於緊靠大山,山中的藥材豐富,無依無靠的少年很早就做起了小鎮裏藥鋪的幫工,起先隻能做些曬曬草藥的雜事粗活,跟著一個脾氣糟糕的藥鋪掌櫃。辛苦熬了幾年,剛對藥材有了點了解,結果世事無常,帝國開戰了,禁止藥材流通,統一由帝國采收,小鎮裏所有做藥材買賣的藥鋪一夜之間被勒令關閉熄火。

秦缺輕聲咳嗽,看了眼街道旁緊閉的房門,冷厲的風雪使他眯著眼,頭上偏大的氈帽在不停的晃動令他很不舒服,隻能將帽子往下移讓其穩定不至於被吹走,可這樣帽子幾乎遮擋住了他所有的視線,他的頭隻能埋的更低看著腳,一步一步的往前挪動。

少年清晰的記得,那個脾氣很差,時不時教自己認藥的陳姓掌櫃,在帝國士兵來沒收店裏藥材時不服氣的動了手,就被拉去關在了牢裏,沒多久就聽到消息死在了牢獄中,帝國貼出來的告示說陳掌櫃私通敵國將嚴禁的藥賣給了敵國。

不過像陳掌櫃這樣鑽牛角尖的終究是少數,有天秦缺聽別人聊天說起過陳掌櫃,他始終記得其中的四個字,殺雞儆猴。

原本小鎮就以藥材生意建立,沒了這條路,就沒了營生,大家也不敢背著帝國私自交易藥材,隻能紛紛轉行另謀出路。十二歲的秦缺在藥鋪關門時就回到了自己那破敗不堪的老宅。家徒四壁的慘淡光景令他不由得琢磨起從今往後得活路。

可國家正在開戰,什麼都不景氣哪有什麼活給他幹,當了一段時間得孤魂野鬼,少年實在找不懂營生,靠著以前哪點微薄得繼續,隻能勉強填飽肚子,就在快要花光所有積蓄得時候,冬至了,天上開始下起了鵝毛大雪,生活更加艱難,這時的秦缺隻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饑寒交迫。

好在前幾天聽說,幾條街外的煤炭鋪子對外招幾個送煤的,送一次有一枚銅錢拿,秦缺冒著風雪趕緊跑了去,老板隻是瞅了一眼,指著角落的一袋子煤叫他送到鎮北青石巷的一戶人家中

煤店在南青石巷在北,相距有三四裏的路程,就這樣少年穿著破舊的棉襖頂著寒風在冰天雪地裏拖著和他體型一般大的煤袋子,一步一步的往前挪,那天隻送了兩趟,拿到了兩枚銅錢,剛好夠買一張炊餅。

之後每天秦缺都跑去送煤,一開始來來回回一天隻能送七八袋,後來在街上瞧見有人拉著類似雪橇的木架子在雪地上拖著走瞧著挺省力,就跟著那木架子後邊琢磨,構造並不難,鄉下小孩從小就愛搗騰,那天晚上就在城外的樹林裏拖了一捆木棍回來,回憶起白天看到那玩意的結構連夜用忙活,天亮後就弄出來了個類似木柵欄的玩意出來,隻不過一麵支出兩根木條,第一眼很難令人相信這是雪橇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床板(古代鄉下百姓的床板多是木條和竹子編成類似柵欄的樣子,上麵一般鋪著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