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喻德元、項科、房承運等一個有一個議長就紛紛開始拉攏國醫院的議員們。
這一拉攏最開始還沒有人當回事,但是漸漸的就連董固和翁集都發現了不對勁。
國醫院的議員席位大多數都保留在各處的外勤主管的身上,餘下的十幾名國醫同樣具有議員身份。
這些外勤主管都是國醫院的人,而國醫院有玉液這種東西吸引他們賣命,所以這些年來始終都保留著忠誠。
但是自從上一次葉凡在臨城發現了外勤基地的問題,上京城的國醫院就開始不斷的對那些外勤主管和外勤基地進行了盤查。
這不查不要緊,一查問題就越來越多了。
作為一個遍布全國的大勢力,而且還是短時間之內迅速的發展起來的,國醫院在發展的過程之中自然是避免不了大範圍的對原有的勢力進行收編,這種收編本來就是隱患很大的,國醫院又不能像軍隊一樣將投誠的部隊一下打散分散到其他部隊之中去,這也就導致整個國醫院係統之中算是真的山頭林立。
大的山頭有董固、翁集和扈訥這三個議長的山頭,小的山頭更是林立。
地位超然的國醫雖然不參與到這種山頭的爭鬥之中去,但是人總是有關係的遠近,自然也就將國醫們也分散到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山頭之中去。
本來,這種山頭的爭鬥還被局限在烈度非常小的範圍之中,但是隨著十大議長的競選開始。
一些外來的勢力慢慢的接觸到了他們。
就有些心思活絡的,想著三大議長的票本來就足夠多,少了他一兩票根本就不影響什麼,於是他便開始向拉攏他的人靠攏。
然後,正好這些人就碰到了國醫院對外勤主管們的審查,一下就被查到了。
於是便有一部分人直接不裝了,明著選擇背叛國醫院,到了他人的麾下。
這樣的連鎖反應一下就引起了國醫院的關注。
從董固到扈訥立刻第一時間凝聚到了一起。
平日裏他們可能還會爭鬥,但是到了影響國醫院大局的事情的時候,自然是統一立場的。
那些被收編的國醫院外勤主管和那些拉攏國醫院人的家夥們,似乎忘記了。
當初國醫院是如何發家的,董固、翁集這些沒有一個是好惹的。
“目前,國醫院已經經過了緊急審查,大約三分之二的外勤基地主管過了審查,大約有二十餘個外勤主管是已經明確了,已經是別人的人了。接下來,董固院長已經定下了調子,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決掉所有的背叛者。”
這麼說的時候,莊明俊的麵上帶著一絲絲的幸災樂禍。
他是從小就在國醫院的培養長大的,對國醫院自然是非常忠誠,對於那些背叛國醫院的他自然是憤恨不已的。
但是葉凡卻明白,事情不會這麼簡單,對方敢大搖大擺的擺脫國醫院,一定也是得到了實力足夠強的人的支持,如此看來,整個國醫院也算是山雨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