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就人們普遍關心的風險投資問題,進行了回答。
國內風險投資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風險投資作為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工具,自1998年“一號提案”提出以後受到科技界、企業界和金融界的普遍關注,在過去的兩年裏,形成了“風險投資熱”。
盡管風險投資很熱,但目前我國的風險投資仍處在初級階段。(1)風險投資的規模還不大。據中國科技金融協會1999年七八月份的調查,全國共有92家風險投資公司,74億風險投資基金(不包括外資),但據了解,目前真正用於風險投資項目的實際投入不足10億元人民幣;據《1T經理世界》的報道,目前的外資風險投資基金約有3億美元。(2)目前對風險投資的法律支持還很不夠,所需政策法規還有待完善。最近科技部出台了一些臨時法規,《投資基金法》可望明年出台。《風險投資法》也已列入人大的五年立法計劃。(3)目前對風險投資的認識還存在分歧,這些問題也影響了風險投資的發展。這些分歧主要體現在對風險投資的特點、重點和難點問題的認識上。(4)操作尚欠規範。在選項、籌資和管理方麵問題尤其突出。(5)業績不夠明顯,缺乏突出的成功案例。(6)民間資本很少參與,政府成為投資主體。其中政府投資約占總投資的80%,隻靠政府出資,民間資金不能動員出來,風險都由政府承擔,風險投資不可能得到大發展。
風險投資的特點、重點和難點
風險投資有5個特點:(1)高風險,高回報。從國外的情況看,大體上是成三敗七,靠3個項目的高回報彌補7個失敗項目的損失,並且還可以給投資人帶來高回報。在美國,一個成功的風險投資人,投資的項目一般三分之一成功,三分之一持平,另外三分之一失敗。(2)組合投資,“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3)長期投資,從投入到產出大概是3~7年,這個投資項目一般經曆四個階段:創立、開拓、成長、成熟。以美國為例,創立階段要投入大約300萬~500萬美元。以後每個階段的投資大概要翻一番。(4)風險投資是權益投資,投資者的著眼點是權益的增長而不是短期的利潤。風險企業的創始階段現金流基本為負,屬於虧損,投資者著眼的是將來的收益,如美國著名的網上書店亞馬遜,1998年的營業額是2.93億美元,虧損6170萬美元,但其股票價值仍很高。(5)風險投資屬於專業投資。與一般的投資不同,風險投資是利用風險投資家的經驗、學識、管理能力幫助創新者創業,隻把資金投在風險項目上不能稱之為風險投資。不具備這5個特點的投資不能稱為風險投資。
對風險投資的重點也有一些不同看法。從行業重點來看,普遍認為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以及生物技術是熱點。爭議主要反映在到底對哪個階段進行風險投資。有人講風險投資要支持最初的企業創立階段;有的人講應支持企業成熟階段,通過資金支持,加快上市,很快得到回報。據了解,美國的成功經驗表明,風險資金應主要投入在第二、三階段,即開拓期和成長期。一般來說,第一階段種子資金不超過基金總量的5%,這時投資風險最大;企業成熟階段,風險小,當然利潤也較少,通常由一些投資銀行和大公司參加投資,隻占風險投資基金總量的百分之十幾;80%的風險投資是放在第二、第三階段的,第二階段,技術稍微成熟,投資於完善技術,開拓市場,第三階段市場開始接受產品,進一步增加投資,擴大市場。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