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超級側衛(1 / 1)

“地球70%的是水,30%的是陸地,但整個天空屬於我們。”這是M國空軍的一部宣傳片中提到的一句話。這也同樣說明了製空權在現代作戰體係中的重要性。

海灣戰爭讓整個世界見識到了真正的高科技戰爭,在戰爭中,M國軍隊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製空、製電磁優勢。海灣戰爭對冷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建立產生了深刻影響,同時,它所展示的現代高科技條件下作戰的新情況和新特點,對軍事戰略、戰役戰術和軍隊建設等問題帶來了眾多啟示。

同樣,它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我們軍隊的現代化進程。很多武器裝備發展的思維也是得益於這個時候,特別是信息化裝備的發展。

而電子戰,它的本質是現代戰爭中信息戰的一環。電子戰:廣義是指軍事集團搶占信息空間和爭奪信息資源的戰爭;狹義是指戰爭中雙方在信息領域的對抗。

J-16D,這是人類目前製造出來的唯二現役的兩架電子戰機之一,另外一架就是M國的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了。

和M國將F/A-18E/F“超級大黃蜂”改裝成EA-18G“咆哮者”相似,我們的J16D從外觀上來看和原平台J16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在外觀上唯一有變化的隻有機翼尖端的武器掛架被改成電子戰吊艙外,其他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但是,J16D即使缺少了機翼尖端的武器掛架,得益於原平台J16的優越性,在滿掛吊艙的情況下,J16依舊可以掛載4枚鷹擊-91反輻射導彈和兩枚格鬥彈。

關於機炮的問題,作為原平台的J16上是有機炮的,雖然網絡上有說法稱航炮被類似於ALQ-227之類的通信對抗係統所換掉了,但在這本書裏J16的航炮還是存在的。機炮還是原來J16上的那門30毫米GSh-30-1機炮。畢竟在這個世界裏的敵人可不是像現在的假想敵那樣處於同一高度下的。

作為一架電子戰飛機,她不像是J-20的那種刺客,它更加適合於火力覆蓋的體係。但就論結局而言,都一樣。畢竟在雷達係統的顯示器上沒有點和全部都是點沒有什麼區別。(沒有點:隱身性好雷達係統探測不到,全部都是點:電子戰吊艙開啟,在雷達上模擬出大機群)。而且就威懾性而言,當然是電子戰飛機的威懾力更大,畢竟它可以模擬出超龐大的機群,來嚇唬嚇唬敵人。就比如說我們旁邊的那個小日子過的不錯的國家。

而作為J16D原平台的J16,她被稱為“炸彈卡車”。它是由我們的沈陽飛機公司在殲-11BS戰鬥機基礎上發展研製的四代半雙座雙發多用途戰鬥機。該機的氣動外形參考了蘇-30MKK戰鬥機。而說起蘇霍伊設計局,那就得說最著名的“側衛”係列戰鬥機。

所以師承作為師承“側衛”係列蘇-30的J16也被稱為“終極側衛”,而隨著現在露西亞軍事實力的不斷衰弱,這也就導致了“蘇霍伊創造了側衛,但最好的側衛卻不出自蘇霍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