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振華打趣兒子,“你出生在瑞金,五六歲就上山當了遊擊隊。前兩年又參加過解放戰爭,也是老革命了。這個都不知道?看來我和你娘讓你先多讀讀書,以後在工作是正確的。”
黎明癡癡的笑。
“知道了爹。”黎曙光覺得自己懂得很少。他得努力學習,“那我一定努力好好學習。要不,明年我報考南京軍事指揮學院。”
黎曙光有新發現一下醒悟過來,“將來分配基層帶幾年兵。年紀大了帶不動兵時,就到軍事學院來教教學生,好嗎?楊叔叔。”
楊興國輕鬆的說:“好,隻要你們有能力,願意來我都歡迎。”又對黎振華說,“振華,我剛才想了一下,那時我調防勞刀河一帶,那地方寬敞。而且還有很多營房都沒有拆。我有個想法。”
黎振華說:“你說。”
楊興國說:“明天你給我任務後,調一個連給我把,先把那些營區給整理出來。過完春節就可以招第一批學生。
我們邊學習,邊建校。這樣我們都得到學習與成長。而且,勞刀河那一帶,也是我們中國軍隊三次阻止日軍進入長沙的戰場。
也是很好的教學現場。我們可以先成立指揮,電報係。以後新校區建起來了,我們把所有的係都給建齊。”
黎振華說:“這個想法好,等下我寫進明天開會的記要裏。會上提一提。興國你接到任務後,通知一下老向,老袁他們可以就位了。”
“好。”楊興國很開心。在軍事上,他又要大顯身手了。
黎曙光說:“到時把士彥哥也叫回來。士彥哥可是南京軍事學院的高材生。如意姐,你說是吧?”
胡如意害羞起來:“別人的事,我哪管的了。”
黎曙光笑說:“如意姐,看你那樣,你沒說,不要以為我們不知道。
士彥哥有時也給我們大家來信,給你來的就要多些。每次看到你收到士彥哥的來信。
那個高興的勁兒呀。有個什麼詞形容來著。”
胡如意拍打了一下黎曙光,向夏春茶求救:“嬸兒,你看曙光他。”
夏春茶笑:“你們也二十多了,都在上學。要不然呀,元旦與你小張哥和如山哥一起結婚多好。嗬嗬嗬。”
胡如意更不好意思:“嬸兒。”
胡如意與方士彥的事,胡如意從來都沒說過,大家也不問。不過,每次看到她收到方士彥來信後的心情,猜也猜出來了。
黎振華給胡如意解圍:“要不,等你們的錦賢叔叔來信後,也讓他回來教書,他可是個大才子。抗戰前在東北大學就是老師。”
黎振華對大家說:“這些年來,老徐一直都沒放下他的妻兒。他走之前與我談了一夜。
他走的時候,還去看看厚坤大哥。
如果他的妻兒還在,他的兒子和士辰差不多大。
他對我說過,與孩子分開時,孩子才有一歲,9.18事變,東北軍撤走了,他們老百姓就跟著軍隊走。學校也安排撤離。
他讓妻兒,先跟著他的學生和同事們先走,他去接一下爹娘再找他們。
誰知到家後,爹娘已經走了。他就追趕學生和同事們。三天後追上,妻兒卻沒有與學生同事們在一起。
有一位老師告訴他,老徐走後的第二天,孩子生病了,他夫人帶孩子就到附近的鎮上去看病。
那位同事告訴他,鎮子的名叫鶴居。他又往回走。到鎮子的中醫堂打聽了一下。正收拾行李準備往關內撤的老郎中一家對他說。
是有那麼一個東北來的太太帶著孩子來看病的。是老郎中給看的診開的藥。還在他那裏住了一天。
孩子也沒見好,太太很著急。後來來了一位有錢的太太,是開車的。徐夫人好像與那位有錢太太認識。她們說什麼。老郎中他也不大知道。
就聽那位有錢的太太說:我說你就聽我的,孩子和你都好好的,錦賢遲早會找到你們的。
如果孩子病沒好。我說的難聽點。沒了。你也瘋了。錦賢會是個什麼樣子。好了,跟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