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2)

“小雪”時節剛過,突然刮起了大風,氣象預報說這是西伯利亞寒流,氣溫驟然下降十度,天也隨之變了,陰沉沉的,半夜裏竟下起了飄飄揚揚的大雪。

翌日早晨,羅山崖睜眼一看,屋裏已經大亮。他以為睡過頭了,趕緊穿衣起床。妻子艾珍瞅了一眼牆上的石英鍾,剛過六點,於是拽了他一把說:“下雪了,就別出去鍛煉了,在被窩裏多偎一會兒吧。”

“怪不得屋裏這麼亮啊,我看雪停了沒有。”他沒有聽妻子的,下床拉開窗簾向外看,滿世界都是銀裝素裹。“艾珍,雪下得好大,快起來掃雪去吧。”說完,跑下樓去。

雪停了,仍有零零星星的雪花從天上飄落下來。地上像鋪了一層銀氈,花草被雪蓋住了,樹上也掛滿了雪凇,煞是好看。他從儲藏間拿把掃帚,掃出一條通往大街的小道。站在大街上眺望,到處都是皚皚白雪,白得剌眼。行人寥寥,且行色匆匆。一個個都穿上了棉衣或鼓囊囊的羽絨服,有的還戴上了棉帽子,圍上了圍巾,戴上了口罩,把臉包裹得嚴嚴實實。路很滑,行人小心翼翼地踏著積雪,艱難地前行。騎自行車、電動車和騎摩托車的人,盡管速度很慢,還是不時有人摔倒。這樣的天氣,出租車也格外緊張,在路邊等半天,也難攔住一輛空車。隻有上學的孩子們不怕冷,他們背著書包,邊走邊悠閑地滑雪,或嬉戲打鬧。

羅山崖有晨練的習慣,每天早晨都要在大街上跑上一大圈兒,風雨無阻。今天下了雪,不方便跑步,他就改為大步走,依然是原路程。回來的時候,他特意繞到菜市場,順便買點菜,省得老婆再出來了。

雪後的菜市場盡管顧客少些,擺攤賣菜的依然不少,反季蔬菜應有盡有。羅山崖買了些西紅柿、茄子和青椒,正想往回走,見路旁有人在吵,圍觀的人很多,就湊過去看。原來是一個賣白菜的農民,在訓斥他們廠下崗女工耿菊花。他趕緊擠過去問:“耿師傅怎麼了?”

耿菊花見是他們廠的黨委書記,委屈地說:“羅書記,這爛菜幫子扔在地上沒人要了,他卻不讓我撿。”

那菜主說:“誰說沒人要了?這爛菜我還喂豬呢。”

羅山崖這才發現耿菊花手裏掂著個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子,裏麵已經撿了一些菜幫兒。他疑惑地問:“耿師傅,你撿這些爛菜幫子幹什麼,是喂豬呢,還是喂兔子?”

耿菊花的臉忽地一紅,羞得低下頭沒有言語。羅山崖這才想起她丈夫馬林病退在家,偏偏心髒病又犯了,住進了醫院,於是問:“馬師傅的病好些了吧?”

“唉,”耿菊花歎口氣,“昨天被醫院轟出來了。”

“轟出來了?為什麼?”羅山崖感到驚訝,不禁皺起眉頭。

“現在的醫院可真住不起啊!老馬才住了七天,兩千塊錢就花完了。人家又催著交住院費,俺家沒錢,就……”她說著,淚珠子撲簌簌掉下來。

“你沒找楊廠長嗎?”

“找了,他說廠裏沒錢,讓自己想辦法。”

“馬師傅是廠勞模呀!”羅山崖眉頭緊鎖。

“勞模也沒用。”

“沒錢也不能讓馬師傅出院啊。”

“不是我讓他出院,是人家不讓住了。”

羅山崖安慰說:“別著急,上班後我找找楊廠長,讓廠裏借給你點錢,看病要緊。”

耿菊花說:“羅書記,如果能把那年的集資款還了,給老馬治病就不發愁了。”

“眼下還集資款恐怕夠嗆。”羅山崖見耿菊花臉上流露出失望,忙改嘴說,“我給楊廠長好好說說。”說著,把手裏的菜遞給了耿菊花。

耿菊花一愣,“這多不好意思啊!”

“耿師傅拿著。”

看來羅書記是真心實意的,耿菊花就把菜接過來了,紅著臉說:“謝謝羅書記。”

“有什麼事就來找我,別那麼客氣。”

“嗯。”耿菊花點點頭走了,羅山崖又回去買了些菜,就回家了。

耿菊花揀爛白菜幫兒的事深深嵌在羅山崖的腦子裏。一路上他想了很多,從廠子的興旺到衰敗,轉折點他記得清清楚楚。

這個縣級市雖然不大,他們的藍天油漆廠卻不小,是個利稅大戶。幾年前,他們的藍天牌油漆暢銷長江以北的大半個中國。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把製漆車間由三個擴展到十個,還建了與之配套的製桶廠、紙箱廠、印刷廠,形成了家具漆、牆壁漆、汽車漆三大係列、近百個品種。產品質量高,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經濟效益日益攀升,廠長楊嘯天也成了省級優秀企業家、市領導眼裏的大紅人。廠裏原來有兩套樹脂生產設備,一套是手工操作的,一套是電腦控製的。為了擴大生產,上新產品,決定再上一套樹脂生產線,把那套手工操作的舊設備換下來。國產的設備本來不錯,價格也便宜,廠長楊嘯天卻硬要從德國買進口的,這就出現了650多萬元的資金缺口。盡管羅山崖反對買進口的,但因為工廠實行廠長負責製,最終沒有擰過楊嘯天。廠裏資金不夠,貸款又困難,就發動職工集資。說是自願,其實是攤派,低線還劃了三個杠杠兒:廠級幹部三萬,中層幹部五千,一般職工兩千元。上線卻不封頂,越多越好。為了調動大家集資的積極性,楊嘯天把年息定為一分。羅山崖說:“利息可以比銀行高些,10%卻太高。”楊嘯天說:“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讓職工們掏腰包,就得高利息!”他執拗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並在大會上拍著胸脯說:“職工這錢隻借一年,到期連本帶息一次還清。”這麼高的利息確實有很大的誘惑力,職工們集資很積極,不到三天就集了650萬。耿菊花和馬林把家裏僅有的6000元全集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