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媽媽,你們家打算誰送孩子上學啊,要不要結個伴,這樣大夥路上也方便一點。”張阿姨一遍磕著瓜子,一邊個鄒凱的老媽聊天。
這位張阿姨就是剛高考完之後跑到鄒凱家顯擺的那位,這個張阿姨除了有點喜歡炫耀之外,人倒是沒有太大的毛病,平時也比較熱心。最近大學還有幾天就開學了,所以幾個鄰居間一起聊天,就難免為提到這方麵的問題。
鄒凱的鄰居大部分家都有子女,年齡差的也不大,今年一起大學畢業的就有四個,所以關於上大學這方麵的話題,他們特別有共同點。加上婦女在家沒什麼事情,家長裏短的無非就是說些誰誰誰家的小孩考到哪了,誰誰誰家的小孩落榜要複讀了。
錄取通知書早就到了,都這個時間點了,即使是三本大專的也早到了。光是錄取通知書,鄒凱就收到了五份,當然,其中四份都是民辦學校的,不屬於國家統招的,隻有一份是鄒凱正兒八經填的,也就是他前世讀過的那所大學。
這所大學也是在津城,跟張阿姨家的閨女考的是一個城市,不過張阿姨家閨女比較厲害,人家是重點本科北洋大學,鄒凱之前填的則是三本。張阿姨不知道鄒凱已經被水木大學特招了,所以她就想著跟鄒凱老媽商量一下,一起送孩子上學的問題。
“這個我也做不得準,鄒凱說等幾天,我看他的樣子,估計沒考慮清楚是上大學還是複讀。這方麵我們大人心裏也沒數,孩子的成績隻有他自己清楚,要不要複讀還是看他自己吧,所以我跟我家老鄒也不好給他拿主意。”
自從鄒凱的小說賺了錢之後,鄒凱老媽對於鄒凱看得也不那麼緊了,她不是很在意鄒凱複讀還是上三本。她也看得比較開,反正孩子上大學也是為了找個好工作,現在鄒凱就能賺錢了,以後想來是不用太操心的。
“哎,我就比較羨慕你們兩了,你看你們兩家教育的孩子真是不錯,老張家的閨女就不提了,北洋大學可是國內頂尖的大學,將來出來肯定不愁。鄒凱也非常不錯,小小年紀都能出書賺錢了。比起你們,我就比較愁了,我家閨女就考了個大專,將來還不知道怎麼呢。”
說話的是李阿姨,也是鄒凱的鄰居,她家的閨女也是今年高中畢業,人非常老實,也很刻苦,就是學習沒什麼天分,分數還沒鄒凱考的高,隻能上大專。說這話的時候,李阿姨一臉的愁眉苦臉。
鄒凱的第一本小說合同,就是讓張阿姨丟了一次醜,所以出書的事情,鄰居們都知道,李阿姨說到這個的時候,確實非常羨慕,看看人家家裏的孩子教育的,小小年紀就是作家,前途不可限量,再看看自己家閨女,真是愁死人了。
不過李阿姨說這話的時候,張阿姨的臉色有點不太自然,畢竟當初就是因為這個,她才從鄒凱家落荒而逃,也大大的丟臉了一把,所以現在李阿姨舊事從提,她難免想到那天的場景。不過也就是那麼一小會,事情已經過去快兩個月了,她也不至於那麼小的事情記恨到現在。
這時,另一外鄰居黃阿姨插了進來,她對於李阿姨的話有不同意見:“老李,這有什麼好愁的,你閨女現在才幾歲,愁得也太早了。再說了,衝你家閨女那認真勁,到時候再考個本科就是,專升本又不是什麼難事。”
“那倒也是。”李阿姨點了點頭,她是關心則亂,現在被人一點撥,仔細想想還真是那麼回事,臉上也麼那麼多愁容了。
關於孩子的教育,家長們總有聊不完的話題,一會說這個小時候認真成績好,一會說那個誰家的小孩一起調皮的不行,現在成績也非常棒,將來準是個重點本科的料子。一會又說那個誰家的小孩可惜了,整天吊兒郎當的。
正當大夥在鄒凱家的後院聊的火熱的時候,突然一陣敲門聲從前門傳來。“咚咚咚——”
“誰啊?”鄒凱老媽聽到動靜之後,跟幾個老鄰居說了一聲,就往前門走來,一邊走一邊問了一句。
“哦,我是郵局送信的。”
果然,鄒凱老媽打開門,看到外麵一個騎著軍綠色自行車,車架兩邊各自掛著一個大的軍綠色包裹的人站在門外。敞開的包裹裏麵,裝了一捆捆的報紙信件,表明眼前的來人,確實是郵局的。這種裝備後世可能見得不多,不過2000年的時候,是很平常的,郵遞員都是這種套裝。
“給,這有一封快件,請您簽收一下。”看到鄒凱老媽出來,郵遞員把一封快件遞給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