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泛白,晨露熹微。霧色彌漫,忽濃忽淡。
趙國,清溪鎮。
長長的寬巷間飄灑著細密的雨絲,青石板濕漉漉的,瓦簷前水珠嘀嗒。街巷兩旁店鋪的門板被潮氣浸潤的油亮,寺廟報曉的鍾聲遙遙飄蕩。包子鋪的夥計打著哈欠,卸下半邊門板,進進出出,爐灶裏炭火劈啪,蒸籠熱氣蒸騰。
順著鎮中最為廣闊的青石路上走上數十步,便來到了一座占地數畝的宅院門前,抬頭一瞧,深色的牌匾上赫然寫有陳宅二字。
步入儀門之後,沿著左手方向的一條青石小路,隱隱約約能聽到女子的說教聲,走到長廊近前一看,隻見一位身著淺藍色衣裙的美婦人,頭上隻戴了一支簡單而精致的玉釵,便顯得顧盼生姿。在她麵前站立著兩個孩童,一高一矮,一胖一瘦。
高瘦的孩童名叫陳沐,是清溪鎮陳家的長子,自幼聰明不凡,詩文經卷樣樣精通。矮胖的孩童是他同胞弟弟陳柏,與陳沐相反,自幼便厭惡進學,隻貪戀鎮上街道的一些多油小吃,每次被母親逮到,都要說上一通。
“小寶,街上的那些吃食說了多少遍別再吃了,家裏的糕點還不夠你吃嗎?還有,前天要求你背的詩文可背過去了?”婦人轉身走了幾步,扭頭看向陳柏說道。
隻見矮胖孩童聽到“背”這個字眼時,猶如被木錘敲了下腦袋,低著頭眼睛亂轉,後又抬頭,求助似的看向了身旁的大哥。
陳沐小大人一般伸手替弟弟撫平被雨打濕的碎發:“娘,前天的詩文晦澀難懂,換我在弟弟這個年紀,也不敢說兩天就能背熟,再多背兩天吧,另外,弟弟生性戀吃,不宜轉瞬更改,以後,少吃可好?”說著,陳沐看向了陳柏。
陳柏聽到還能吃到美食,前麵的背詩一詞好像沒有聽到一般,使勁點起了頭。
婦人看著陳柏點頭的樣子,忍俊不禁:“沐兒,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那麼多道理,你弟弟一向跟你要好,以後,你多替娘看顧著他……”
話沒說完,便被一陣爽朗的大笑聲打斷,隻見長廊外走來了一位穿著黑色錦袍的青年男子,麵如冠玉,豐神俊朗,人未至,聲先到:“湘兒,有件好事要與你說。”
“什麼好事,高興成這樣。”美婦人笑問道。
“父親。”陳沐與陳柏也笑著問了聲禮。
男子見狀對著兩個孩童點了點頭,轉頭說道:“你可知我今天見到什麼人了?”
“什麼人?”
“仙人!我今天見到了一位仙人!”
“你今天犯的什麼癔症?哪來的仙人?你不會是被騙了吧?”美婦人聽罷皺起了眉頭。
男子搖了搖頭說道:“不是,你聽我慢慢說,這位仙人,楊家家主和葉家家主都認識,聽他們說,清溪鎮每十年就有仙人來收徒弟,十年前就是這位仙人來的。咱們陳家七年前才搬到這裏,所以沒趕上上次收徒。”
“那之前怎麼沒聽他們說起過?”美婦人眉頭還是皺著。
男子了然一笑:“你以為仙人收徒那麼簡單?我聽說,十年前楊家和葉家沒有一個被仙人瞧上了眼的,他們好意思主動提起?”說完男子停頓了一下,沒等美婦人張口,就繼續說道:“況且,仙人說三天之後來收徒,讓鎮上的大家族多帶些適齡的孩童,是真是假,三天之後自見分曉。”
“適齡,那不知多大算適齡?”美婦人眉頭依然皺著。
“仙人說最好不超過十二歲。”男子回答道。
聽罷,美婦人的眉頭終於展平,嫣然一笑:“那這樣,沐兒和小寶都適齡了。”
男子頷首笑道:“隻盼我這兩個兒子都能求得仙道,逍遙自在,也好過像我們一樣,勞碌一生,幾十年後終究落的一抔黃土………”
………………
驕陽初升,萬裏無雲。
清溪鎮,是以一條從深山流淌下來的清溪來命名。
此時,清溪旁的一麵空地上,烏泱泱的站滿了人群,在人群正前方,有一座搭建好的高台,高台之上放有一顆人頭大小的石珠,看上去灰撲撲的,毫不起眼。
高台左側有一所涼亭,涼亭之下坐著一位約莫二十出頭的道袍青年,麵容蒼白,正閉目養息。
“劉仙師,清溪鎮的適齡孩童都已到齊了,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呢?”楊家家主討好的拱手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