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惜生的部隊已經到了慈寧宮外,看見慈寧宮居然還沒有搬的意思,負責這一殿的班長就提出警告:十分鍾後強製接管!不聽從安排的人死活不論!太監急忙報告皇上。皇上聞訊大為焦急。可是太後不搬,皇上也沒有辦法。太後平時不管事,皇上還是對她有一份本能的畏懼。一個太監建議,看能不能就在慈寧宮,不要乾清宮。如果何惜生的人不答應,恐怕隻好強行把太後抬走。
太後不想放棄慈寧宮,同樣,皇上也不想放棄乾清宮。皇上就派人出來交涉,看能不能保留兩個地方。這種情況下麵的人還真不好解決。何惜生曾經說過,盡量減少武力,盡量保證皇上一家的生命。負責接管的人立刻向上彙報。還好,皇宮再大,麵積也有限,何惜生的部隊又使用了對講機,何惜生很快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何惜生猶豫了。何惜生要考慮的事情實在太多。既然何惜生要留下皇上,就不希望皇室人員出事。何惜生希望的是盡可能平穩過渡。何惜生將要做出的改革實在是太驚世了,很難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所以何惜生小心地給人留下後路,絕對不想在這個檔口出事。最後,何惜生指示,可以讓皇上保留兩個地方,但絕對不會再次讓步!除了乾清宮和慈寧宮,其他地方不允許留下皇室人員,不允許有大內侍衛。
公事談得差不多了,何惜生和政王爺開始談論私事。兩人之間的私事,就主要是何惜生和華櫻的婚事。按慣例,不應該由何惜生本人提起,而是何惜生請人向政王爺提親;或是政王爺本人向何惜生的長輩提親;或是政王爺請人向何惜生提親,總之,兩人直接當麵說這個話題是不適宜的。政王爺現在可不想提起這件事。政王爺有政王爺的煩惱。何惜生軟禁了皇上,讓政王爺負責監察部,再把華櫻嫁給何惜生,外人很容易猜想是政王爺賣女求榮。而且何惜生已有妻子,何惜生也不會休妻,華櫻嫁給何惜生絕對有做妾的嫌疑,那樣政王爺一家的臉都丟盡了。何惜生有空思考這些事情的時候,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何惜生就要想辦法盡量避免這些情況。不可能完全杜絕這些猜測,能減少一些算一些。
“政王爺,如今情況發生了變化,有一件事我不知道當不當提?”
政王爺當然明白何惜生的意思,覺得很無奈:“何王爺,這裏沒有外人,你看著辦吧!”
“我一直很喜歡華櫻公主,可是我以前身份太低,也已經娶妻,不好向您老人家提親。如果華櫻公主願意,我想娶華櫻公主為妻,我請您和王妃成全!”何惜生的話已經很給政王爺的麵子。其實大家都知道,是華櫻喜歡何惜生,還做出了一些傻事。
“何王爺,小女的心思我也是知道的,我確實應該成全。可是近期你很忙,還是拖一段時間再說吧!”何惜生目前必須解決國家大事是一個方麵,隻要過上一段時間,政王爺至少就沒有了賣女求榮的嫌疑。
“政王爺,情況發生了變化,你還是征求一下公主的意思為好。我今後的改革也包括婚姻方麵。我要改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要男女兩人心心相印。如果華櫻公主願意,其他問題都好解決。我想讓皇上或太後賜婚,我以皇室成員的身份監政,雖然有悖於皇室人員幹政的傳統,至少大華還是姓華的,更能穩定當前的局勢。至於今後廢除皇權我會想辦法的。”
政王爺眼睛一亮,這還真是一個好辦法!何惜生絕對不是一個謙謙君子,但為人很有良心,珍愛妻子。真正的謙謙君子是不適於做執政者的,政王爺也明白這一點。在北疆,何惜生很少直接說什麼改革,而是做一些事情,潛移默化讓大家接受他的思想,按照他的意願去做。“如果小女願意,賜婚的事情還是我請皇上或太後做主吧!我也要勸慰一下他們。”
“既然如此,政王爺就先回府吧!皇宮之內的事情還請暫時不要泄露出去!我不怕麻煩,但是我討厭麻煩。”
“何王爺,本王明白!本王告辭!”
政王爺回到政王府,立刻屏退左右,把王妃和華櫻請到書房。政王爺從來沒有在書房跟王妃母女談過話,因為書房就代表著公事,大事,而大華一向是不讓女子幹政的。王妃和華櫻聽說讓他們在書房敘話,就知道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