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的曆史文獻,不論是正史還是野史,但凡提到雙月曆6764年11月25日的夜晚,一定會冠之以“火夜”之名。即便是9月12日在高斯帝都聖弗洛伊丁發生的以皇子叛亂和父皇平叛為主旋律的驚世動亂,也不及這一夜發生在月見之城的兵火之劫影響深遠。聖弗洛伊丁的動亂在結束之後便歸於平靜,高斯帝國的根基並沒有被動搖。而火夜之後的伊西斯,一切不穩定的因子變得越發的活躍。隨後爆發的被稱為“末月戰爭”的第六次伊西斯聯合王國內戰直接導致這個古老國家的固有體質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整個澤維爾大陸的曆史車轍也在這一夜改變了前行的方向。
然而事實上,在火夜之後的最初幾天裏,表麵上可見的一切都異乎尋常的平靜。除了在火夜之後的第二天,清源部落為伊登王擔任護衛的奔流騎士團和沙火部落為卡利裏王擔任護衛的烈焰騎士團分別從兩個不同方向離開月見草綠洲。這個過程中是否和圖塔部隊發生衝突不得而知。自那之後,便再無值得記錄的大事發生。月見草綠洲及周邊的圖塔部落傳統勢力範圍一直處於一種極其嚴密的對外封閉狀態。所有關卡都實行許進不許出的閉關政策。也許奧瑪·圖塔對於在自己地盤上消滅兩大政敵薩克利·伊登和米哈爾·卡利裏的念頭並不死心。然而十天過去之後,並沒有傳來他期待的消息。清源和沙火也都極為克製地在此期間保持著緘默。
正如強烈的爆發需要一段平靜的時期來蓄積力量,超乎尋常的平靜背後,各方勢力都在積極策劃、聯絡、整頓、籌備。天空中傳遞消息的靈隼多了,地麵上奔馳的快馬也多了。一股股的暗流蓬勃湧動著。
時間來到12月6日早晨,平靜在變得極度壓抑的靈界點上終於被打破。圖塔部落率先以張榜的方式對外公布了火夜的“真相”,同時放出五百隻靈隼將此“真相”連同一份奧瑪·圖塔的親筆信傳到王國各個部族族長的手中。為了確保這些信件能夠百分百被送達,隨後還有三百位快馬使節從月見草綠洲出發,親赴各部落棲息地。
圖塔部落對於火夜的陳述如下:
11月25日下午,元老會接受了哈蒙·貝勒斯提出的對伊西斯之王薩克利·伊登的彈劾議案。為保證決議結果的公平公正,元老會決定暫時限製薩克利·伊登的活動,待證據收集全之後再做決議。
11月25日晚7時左右,清源部落萬騎長巴什爾·賽義德在薩克利·伊登的授意下,率青色標槍騎兵大隊起兵叛亂,攻占了神聖的天平大殿。除奧瑪·圖塔之外的四十八位元老全部慘遭殺害。奧瑪·圖塔在替身侍衛的保護下逃脫,身受重傷。
巴什爾·賽義德隨後率部襲擊了外地使節居住的宮殿群南區,殘殺了數十位外族甚至是外國使節,後又衝入城區,大肆屠殺平民,放火燒毀建築。
11月25日晚12時左右,圖塔衛戍部隊配合趕來支援的各路部隊終於完全鎮壓了清源軍隊的背叛行為。叛軍統帥巴什爾·賽義德被當場殺死。但清源人點燃的房屋已經蔓延成連片的大火。大火燒毀了月見之城七成以上建築,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務損失。直到淩晨,大火才在圖塔軍民舍生忘死的奮戰之下被撲滅。
火夜之後,月見之城被燒毀建築物共計兩萬三千三百七十四棟,傷亡七萬三千八百二十餘人。另有四十六位部落和外國使節被殺。伊西斯最高權力機構天平大殿和元老會遭到徹底的覆滅。
從圖塔部落的這份單方麵聲明上看,月見之城經曆的火夜劫難完完全全是青色標槍騎兵大隊犯下的罪行,是清源部落對圖塔部落的無端侵略,是伊登王對聖王奧爾多·圖塔定下的王國製度的公然挑釁。
奧瑪·圖塔在致各部族族長的親筆信中稱伊登王是無能而專製的暴君,倡議各部族聯合起來討伐清源部落,迫使伊登王認罪伏法。
同樣內容的信也有一封被送到了麥加迪亞。從日程上看,即便伊登王在火夜當晚就安全逃出月見之城,後又成功離開圖塔部落控製的地盤,也尚在返回麥加迪亞的路途上,無法對奧瑪·圖塔的言行進行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