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古琴號鍾(1 / 3)

日頭漸晌,辰時的耐心被一點一點消磨殆盡了。仁清如芒在背,身邊總有一道怨念的眼神飄著,偶爾對視就是一身的惡寒。

無可奈何,仁清找了個借口起身,躲了出去。留下辰時這個悶葫蘆,獨自麵對兩個妙齡少女的輪番好奇提問。

“天道觀裏有荀聖人留下的寶藏是真的嗎?”

“你大師兄將來會當掌教嗎?”

“剛才那位人稱宋兄的才子,你認識嗎?”

“你和那個苗彧誰厲害啊,和你大師兄比呢?”

辰時努力讓自己保持著一個禮貌熱情一問三不知的狀態,雖然心中一萬個不耐煩,但是還得維持君子的人設。

徐曉玫平日裏被胡淵他們捧慣了,何曾被這樣輕慢對待,自討無趣後隻好觀起了渭水。渭水之上船來船往,船夫吆喝的號子,遊人文客的身影給渭水添上了水墨的韻味,果然物質豐富的時代是藝術最好的土壤。

仁清用絹帕擦著手,走了回來,隨手將絹帕丟給了小夥計後,笑著說道:“快晌午了,我剛在乘風樓安排好了,不知道合不合徐小姐的口味,還請見諒。”

“真人哪裏話,小女子不敢再多打擾,還是容我和馨兒先回去吧。”徐曉玫雖然依舊溫婉客套,但是仁清聽出了一絲不快。

不滿地瞪了辰時一眼,仁清無奈說道:“徐小姐想是累了,待我叫人準備馬車,本想著一道去對麵乘風樓,剛才那群學子正熱鬧...”

“學子們?有剛才的宋公子嗎?”徐曉玫忘了矜持,連忙問道。

“有!他們簇擁著宋公子一道去的,我方才看見了。”仁清點了點頭。“不如我們也一道去,秋末京選要開始了,天下學子蜂擁而來,也是難得的盛會啊!”

“馨兒,你說呢?”看得出來徐曉玫心動了,想要個台階下。

“小姐,老爺平日裏最喜歡讀書人了,去沾沾文氣定是好的。”

徐曉玫這才矜持地點了點頭,四人也不耽擱,起身直奔乘風樓而去。

乘風樓立在渭水的另一側,文人雅士不光吟風弄月,風月可不能充饑,乘風樓靠著渭水美景和臨近槐市閣的便利,隱隱有著鹹陽第一樓的名號。

不知何日乘風起,直上銀河看月明。

乘風樓因詩得名,披上了一層文墨彬質的氣息。店裏的菜名也極有講究,幾乎都是取自詩歌。沒什麼文化的有錢人就喜歡這個調調,隨口點菜時的滿嘴墨水讓自己顯得沒那麼庸俗。有文化的才子佳人點出一下菜名的出處,賣弄一下學識。

乘風樓一樓中央擺著個十米見方的方台。正中間被從三樓垂下來的長長紗簾籠罩著,紗簾之中撫琴的歌女身姿綽約,但是看不清容貌。

想看清佳人的長相,就兩種方法:要麼寫出佳人認可的詩句,要麼拿出動人心魄的財帛。

妙音繞梁可直達三樓,四樓都是一個個的獨立的廂房,隔音效果極好。四樓之上還有一層閣樓,但是不對外開放,更有傳言說當今皇上來過這閣樓用膳。

四人來了乘風樓,迎賓的小二穿著的明顯和槐市閣不同。槐市閣主打一個簡樸書卷氣,這乘風樓主打一個奢華富貴氣。

徐曉玫見店小二腰間都係著一條綢緞的腰帶,心中甚不是滋味。

仁清一眼望過去,二樓剛好有個靠欄的位置空著。挑好了座位,幾人落座還沒坐穩,一個跑堂的小夥計從樓上探頭探腦地張望著,見到幾人馬上就湊了過來。

“爺,您老怎麼坐在這裏了?小的給您挑了個雅間,爺受累挪一挪?”

仁清擺手道:“不必了,這裏視角好,看得清楚。”

小夥計一臉為難說道:“爺,這二樓人多嘈雜,說話也不便利,四樓的雅間可不是誰都有機會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