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九 親人再聚(1 / 2)

瓊州府,白沙港碼頭。

大明朝廷新近任命的瓊崖參將,張陵張汝恒立在一處高坡之上,看著下麵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的景象,心頭頗為感慨。

——經過短短數年發展,這裏已經成了整個南中國,甚至是全亞洲最為繁忙活躍的商業與貿易中心,東西方貨物的交彙地。來自中原大陸的絲綢和瓷器,來自中亞的駿馬和織物,南洋的香料,美洲的金銀……都是通過這處港口上岸,輸往緊鄰旁邊的大市場,可謂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但這裏最為核心的競爭力,卻還是海南島本身的“特產”——出自短毛工廠,由瓊海貿易公司售賣的各種工業化產品,這才是吸引各地商人們源源不斷來到此地的根本原因。其餘貨物,不過都是他們帶來作為交換物而已。

工業化對傳統手工業和農業,礦業產品的剪刀差掠奪,在這裏也體現的特別明顯,往往一件技術含量並不是很高的東西,因為隻有這邊有得賣,其它地方想仿造都仿造不出來,那價格肯定也是獨一份——短毛對於“壟斷性產品”意味著什麼可是一清二楚的。和技術水平一樣,在經濟概念方麵,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人能夠與他們相比。

不過即使如此,各地客商依然是蜂擁而來——同樣是出於對經濟學理論的熟悉,瓊海貿易公司開出來的價格絕對不會殺雞取卵,反而會讓那些客商覺得大有賺頭。他們在這裏花費的每一兩銀子,轉手就能為他們賺回三倍甚至四倍的利潤。

唯一能阻礙他們賺錢的,隻有這邊的產量,供貨速度,折扣優惠,以及跟貿易公司的關係而已——最後一項直接跟前幾項掛鉤。故此在這裏,所有能夠跟貿易公司拉上點關係的人,都會受到外來商人的熱烈追捧。

比如張陵本人,這時候就發現自己站到高處張望是多麼的不明智了——他看別人方便了,人家看他也同樣方便啊。雖然今天因為有私事,穿的是便衣,可依然很快就有熟悉的客商認出了他,然後就源源不斷有過來問候,打招呼,約酒約戲……張陵瞬間便陷入到了一大群熟客商戶的包圍之中。

人家這樣討好他,目的當然也很明確——想要從貿易公司多拿點貨。盡管張陵在編製上並不算瓊海軍的人,他如今仍然算是大明朝廷的官員。朝廷也正是覺得他如此堅貞忠誠,才破格提拔,以正五品千戶兼任瓊崖參將,算是明帝國在海南島的最高級別武官。

但張陵真正的管理崗位卻是在這裏:白沙港碼頭的所有守備力量都由他指揮的,瓊海軍在這方麵還是很信得過他,張陵在這裏並不是花瓶,而是真正的統兵者。指揮著白沙港警備營,一個六百多人的作戰單位。

盡管跟貿易公司並沒有直接隸屬關係,但作為港口軍事力量的指揮官,沒有人敢小看張陵在這方麵的權力和關係。張陵平時也不常在港口出現,難得有機會當麵討好,當然不會錯過。

張陵如今也不是當初那個愣頭青了,跟著短毛混了好幾年,別的不說,至少在為人處世,或者說“三觀”方麵,自然而然向他們靠攏。已經沒有了一般明朝人那種“人分貴賤”的想法。雖然明知道這些商戶都是抱著小心思來打招呼的,但也客客氣氣的一一加以回應。

好不容易,應付走了這一波,張陵趕緊跳下高坡,找了個不起眼的地方待著。然後,隻好把自家的親隨打發出去探聽消息。如此等待了一陣子,終於有個親隨跑回來,喜孜孜叫道:

“大少爺,來了來了!從福州過來的客船到十七號碼頭了。”

張陵立刻站起身來,快步朝那邊走去。港口格局對他而言自是了如指掌,沒過多久便趕到地頭,看見船上正在下客。張陵立刻稍稍靠近,和旁邊許多前來接人的一樣,也是睜大眼睛搜索著從船上下來的旅客。

過了一會兒,卻還是他自己先被別人給認出來了。

“哥,哥,我們在這裏啊!這裏!”

——明明是女孩子,卻還敢在大庭廣眾之下這麼大嗓門叫喚的,也隻有他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剽悍妹子了。因為還留在船上,視野比較好,一眼先認出了張陵。後者立即循聲望去,目光落到自家妹子身上,卻隻稍稍停留了一下,隨即卻立即轉到了她旁邊,另一位女性身上。

雖然頭上戴著輕紗帷帽,遮住了容顏,但張陵卻完全知道在那下麵是怎樣的一張容顏。即使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麵,他依然堅信那必然是天下最美的麵容。數年相思,十多年等待,到今天終於能夠有了結果,他心裏著實激動無比。以至於對小妹子的招呼竟然視若未見,可著實讓張小妹生了一通悶氣。

張陵心急如火的等待了半天,終於等到她們下船,急匆匆走過來,還沒靠近呢,斜刺裏卻忽然有一人竄出,張牙舞爪的朝這張陵撲過來。後者雖然注意力都在前頭,反應卻是絲毫不慢,一手招架住,另一手已經握起拳頭,以指節凸起為鳳眼,迅如閃電般向著對方喉嚨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