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四 議會的作用(1 / 2)

“所以,這第二條路,根本就走不通——除非我們願意接受困守一地,慢慢用個十年二十年時間,從小孩子開始教育,培養出真正符合我們要求的管理者以及基層幹部隊伍,然後再出兵橫掃天下——但這可能麼?”

“於是你們建立了議會。”

遲正傑低聲回應道,他已經意識到了趙立德說這些話的目的。果然,後者輕笑一聲,點點頭:

“是啊,於是我們建立了議會——議會裏麵大都是士紳階層,這沒錯。這些士紳肯定會竭力維護他們自己階層的利益,這也沒錯。但是首先,在滿足士紳的要求之前,這議會必須滿足我們的要求——議會首先是我們短毛的統治工具,其次才輪到士紳階層。”

“那本《議會章程》你看過麼?其中開宗明義第一條:瓊州府地方議會是瓊海軍管理委員會的下屬機構,設立本議會的初衷,就是為了配合委員會,對本地進行有效管理。”

“……所有議員在參選以前,其代表資格首先要經過我們審定,並得到批準才行;包括已經當選的議員,如果行為舉止有不符合作為地方議員的要求——比如公開反對我們,那委員會就有權撤銷他的代表資格;另外,如果議會所做出的決議與我方瓊海軍管理委員會的意圖相悖,委員會有權將其撤銷;必要時我們甚至可以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盡管這些資料信息先前都已經報送過委員會審閱,但趙立德還是在此重複了一遍,而遲正傑果然也和大多數先前根本對此不關注的醬油黨一樣,顯露出“頭一回聽說”的驚訝表情。

“這種條件他們能答應?”

遲正傑驚訝道,趙立德卻冷笑一聲:

“為什麼不答應?你以為他們是我們那時代某些被寵壞了的香港人?他們也同樣沒有選擇啊——大明王朝所謂的‘優待士紳’,僅僅是其中最頂尖的一批人,而且僅限於讀書人。除了極少數擠上了科舉獨木橋的進士或舉人。士紳階層本身,在大明帝國的皇家和官僚們眼中也不過就是一群待宰肥豬而已。”

“無論經營有成的富商大賈,還是良田萬貫的地主大戶,隻要背後沒個當官的撐著,隨時都有可能家破人亡。我們向他們提供保護,讓他們免遭各種巧取豪奪,並且願意與他們共同分享政治權利——哪怕僅僅是一部分,哪怕有著各種限製,相對於這個時代而言,已經是非常大的進步啦!”

“所以至少在當前階段,我們還不用擔心這議會被人利用成為反對我們自己的工具。什麼倒插旗幟,宣誓時搗鬼,亦或是頂著議員的身份幹反政府的事情……誰敢玩這種把戲,分分鍾讓他滾蛋,後麵等著候補的人一大堆呢。”

趙立德的這番話,讓遲正傑沉吟了許久,之後才說道:

“這些話,你應該去在全體大會上說,至少也在委員會上說說啊。”

但趙立德立即輕笑了一聲:

“沒必要的,我們向全體大會或委員會作陳述,是為了說服大夥兒支持我們的想法。但在這件事情上,根本就不需要說服誰——事實自會證明這是當前唯一可行的路線。哪怕那些持反對意見的,隻要他親自來幹一回,馬上就會知道除此之外,其它路都走不通。”

說到這裏,趙立德卻又是嘿嘿一笑:

“葉孟言那小子,自從出任管理委員以後不就低調多了?——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步步歇啊!如果有誰真覺得自己有更好的辦法,我絕對推薦他去呂宋或者台灣擔任一地主官,在那兩處我們除了保持軍事存在以外,政治上幾乎就是一片空白。現在不得不丟給史可法和鄭氏家族管理……隻要有人願意去,哪怕他搞奴隸製呢,我也堅決支持!”

兩人邊走邊談,不知不覺間已經回到了宿舍門口。短毛們在生活設施上從來不會虧待自己,這裏說起來是公共宿舍,實際格局是一棟棟的小別墅,相當於官邸。而且,按照他們短毛的習慣——造什麼東西都是以數量取勝。這片小區中,同樣的小別墅一口氣造了十幾棟。

整個瓊州府的管理層,除了程葉高根據大明傳統,依然還是住在知府衙門後院以外,其他人等,隻要身份地位夠得上,在本地沒有房產的,在這裏都能分到一套官邸。當然隻是臨時租借,調任或離職就退還的,但已經完全可以滿足那些拖家帶口官員們的需要。

——說起來這也是趙立德在本地工作容易打開局麵的原因之一:大明朝廷隻給地方主官一家提供住房,而短毛是把整套行政班子都給養起來了。非但給當官的提供官邸,下麵小職員也有集體宿舍,開支雖然大了點,但確實收攬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