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言辭上一定要小心,沒必要因為語言上的冒犯令對方失去理智……龐雨眯著眼睛注視那位高太監,剛才的一次小小試探已經探出了這位高太監的底線——這家夥的“燃點”還真夠低的,稍一撩撥便火冒三丈了。
隻是有這死太監攪局,接下來的交涉就更加困難了,既要堅持住己方的原則,又不能將對方激怒太深——而偏偏這幫鳥人又是一個賽一個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稍有點不稱心意便要掀桌子砸凳子,傷不起啊!
還真是兩難呢……
龐雨這邊正在猶豫,對麵高起潛見他不說話,還以為是被自己一句話嚇住了,心頭登時大喜。想了一想,這位高太監戟指朝向龐雨,嗓子愈發尖利:
“還敢說什麼聖旨中沒有節製之語——爾等既然受了朝廷招安,又是為平叛而來,自當受我大明山東行營節製!若非如此,爾等縱數千之眾,潛入我山東境內,卻又不願受我大明節製,意欲何為?”
自古反賊招安,最怕便是被人揪住辮子不放,稍有點風吹草動便緊張萬分,唯恐被人扣一頂“心懷不軌,意圖重操舊業”的帽子上來。高起潛為人陰刻狠毒,隨口一語也要往抄家滅族的大罪上扯,此時雖是無意中提及這些,卻立刻自覺是找到了短毛的弱點所在,臉上頓時顯出幾分獰笑:
“由此可見爾等反心未去,逆行不改,朝廷天兵在此,正當一體剿除!”
先扣上一頂大帽子,然後加以武力威脅——如果是這個年代的人,對上一個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被栽的又是謀反大罪,縱有天大膽子也難免緊張失措,哪怕自辯起來也是理屈三分,更遑論與其爭執。在這位高太監想來,眼前這夥兒短毛屁股不幹淨,隻要揪住對方的反賊身份不放,自是無往不利。
然而高起潛的判斷卻有一個本質性的錯誤——他這回的對手是來自後世,一個根本不存在皇權的競爭性社會。所以,瓊海軍這幫人從來都不忌諱“造反”二字,又壓根兒不懼怕大明朝的軍事壓力,自然也不會有什麼緊張退讓之念。
聽高起潛一開口就扣帽子,龐雨這邊反而笑了——比起辯論的本事,他們可都在後世網絡論壇上跟人對掐練出來的,找住一點破綻便能發揮出十分火力來。俗話道說的越多錯的越多——高太監這一信口開河亂扣帽子,可讓他找到機會了。
“高公公。”
正當高起潛口沫橫飛,咋咋呼呼叫著喊著要對你們這些反賊胚子嚴加懲處之際,卻見龐雨不急不躁,依然是笑眯眯的指了指他的麵前:
“請問您真的仔細看過這份皇帝詔書了嗎?”
對於這些大明臣子來說,任何涉及到皇權的事情都是絕對不可忽略的,更何況太監——高起潛兩眼一瞪,也顧不得叱責對方了,連忙撇清道:
“當然,天子禦言,自是句句在心!”
“那麼,大明天子在這份詔書裏所表達的涵義,您也肯定是能理解的了?”
龐雨依然微笑,眼中卻已透出幾分銳利,這時候若換個聰明點的就應該知道其中肯定有文章了,可偏偏高起潛一向跋扈慣了的,這時候兩隻眼睛是朝上翻的,自然也沒注意到對麵之人的神情。旁邊朱大典倒是看出點端倪了,不過高太監的人緣顯然不怎麼好,朱大巡撫一聲不吭的袖手而坐,毫無幫腔之意。
“哼哼,不就是說招安你們,又給了個瓊海鎮軍號……予以……嘉勉……”
高起潛隨口回應,但終於覺察出不對勁來,聲音漸漸變緩,變低。但龐雨卻毫不放鬆,立即緊逼上去:
“不錯,皇帝陛下都親自頒發了詔書,招安瓊海軍為大明效力,到了高公公你這邊卻口口聲聲我們仍是反賊——看來高公公是連天子的詔書都可以不放在眼裏哪,果然是‘位’高權重……”
龐雨特意把個“位”字念重一點——眼下距離九千歲魏忠賢倒台還不算太遙遠呢,果然這個“位”字一出,大帳裏幾乎所有人的臉色都精彩起來。
——你個小樣兒想給咱們扣帽子?倒要看看誰比誰扣得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