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四 意外的要求(下)(2 / 2)

——張申嶽已經把問題提到了占領政策的高度,那是路線方針問題了,顯然不是靠勸就能勸得了的。

眼見會議室中一時沉寂,又過了片刻,才聽唐健冷冰冰開口道:

“那麼,還有其他人有這類想法嗎?有的話索性一次說出來,我們好統籌考慮,別他媽拖拖拉拉的,回頭再來羅嗦!”

眾皆沉寂,之後又有兩三個人猶猶豫豫的表達了自己想去大陸上發展的願望,大都為平時不怎麼活躍的“邊緣人士”,他們用的理由無非是想回明朝的家鄉看看,或者覺得自己能夠在明朝官場裏為集體爭取更多利益之類。隻有一個小夥子非常坦率,直接說出自己的心聲:

“我覺得自己在這裏能起到的作用不大,雖然掌握了一些現代知識,但在集體中也不是什麼無可替代的人才。可要蹭吃蹭喝賴在集體裏混一輩子又不甘心,還不如出去拚一拚,如果能夠有所發展當然最好。就算形勢不妙,或者適應不了那個社會,大不了再退回來……”

“要是死了呢?”

趙立德冷冷問上一句,那小夥子卻灑然一笑:

“死了就自認倒黴唄,哪兒的黃土不埋人啊。既然敢出去闖蕩,當然就要做好這方麵的思想準備!”

——有夠光棍的,這下子連阿德也沒話說了。

直到到會議室裏再沒什麼人說話了,唐健和李明遠教授商量了幾句,之後老教授站起身來,向大家做了個安撫的手勢——這時候房間裏雖然沒什麼人說話,但氣氛卻不太好。那些提出要前往大陸的同誌固然是念頭各異,而其他沒打算離開集體的人也是態度不一,有些人不動聲色;有些是滿心怒火;而更多的人,則是滿臉忐忑不安之色,仿佛整個團體的分崩離析近在眼前。

針對這種狀況,老爺子的第一句話就是讓那些留下來的同誌放寬心,為此一向嚴肅的老爺子居然還開了句玩笑:

“大家不必緊張,人心還沒散,我李叔的隊伍也還好帶。”

在一片哄笑聲中,老爺子又接續道:

“任何一個組織,發展到一定程度,都必然麵臨擴張和分散的問題。經過我們大家幾年的共同努力,海南島已經被建設成一個安全而舒適的家。但我們這一百多個人不可能永遠都待在海南島上。本來團隊就已經在考慮逐步對外擴張的步驟,台灣和菲律賓是第一步,已經實施了。接下來原計劃是安排一批人去山東沿海地區開辟新的中轉站,用於發展商業和招募人口。但現在既然有同誌願意主動更加深入內陸,去和大明帝國作更加緊密的接觸,這是好事情,對於咱們這個集體肯定是有益的,所以不必擔憂。”

“那要是我們的秘密暴露了怎麼辦?”

人群中有人喊道,老教授看了看那個方向,雖然沒能看清是誰在喊,但老人臉上依然現出一絲微笑:

“我們的秘密?是指我們來自未來並且了解今後曆史走向的事實?還是指我們所掌握的現代知識?如果是前者,當初小魏似乎已經泄漏過一些,而且這些年來與我們一同生活的明朝人士也很多,蛛絲馬跡想必露了不少了吧……可那有什麼關係呢?就算這些情報被明帝國知道了,就算他們相信這一切,又能如何?有我們加入的曆史還會和原來一樣麼?——我們並不是依靠這些‘秘密’生存,又何必擔心泄漏?”

“如果是指我們所掌握的科學技術,這就更不用擔心了。人類社會三百年的技術積累,就連我們自己尚且不能完全複原,明朝人靠道聽途說又能掌握多少?坦率說,關於這一方麵,我反而更擔心這些技術積累不能傳承下去,委員會下一步將會計劃大批量招收學徒,我們中間每一個人最好都能收取一兩個徒弟,把我們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弟子……當然,目前還不用考慮這些。”

稍頓了一頓,老教授又轉向那幾位提出要去大陸上發展的成員。雖然他們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肯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了,但此時大部分人臉上的表情還是有些緊張——就算不考慮別人對他們的反對態度,單要放棄眼下的安逸生活,離開大集體去一個陌生而且危險的環境中闖蕩,這本身就足以讓人緊張了。

然而讓他們感到驚訝的事,和先前參謀組那幾人的想法不同,委員會主席李明遠教授居然完全沒有阻止他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