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 優勢(1 / 2)

對於兩人的美好憧憬,老教授隻是微微笑著,並不搭言,直到林峰甚至開始正兒八經和茱莉談論起有關日本關稅等方麵問題之後,老爺子才搖頭插口道:

“時機還不到。”

“哦,有沒有明王朝的承認當真那麼重要?他們本來也不認為台灣是自家領土吧。”

茱莉有些不太服氣的挑起了眉毛,大家都知道她的脾氣,老教授隻是溫和的笑了笑。也許是做慣了老師,教慣了學生的緣故,他很有耐心的又詳細闡述道:

“除了沒有得到明王朝的承認,海南本島安全上還有問題外,其它各方麵的時機也都不成熟。比方說,我們還缺乏足夠的海上力量……”

“不錯,我們的步兵不可能去乘坐鄭家提供的運輸船,肯定要有自己的戰艦保護,後勤補給什麼,也一定要由自己來控製。”

龐雨在旁邊插言道,老教授點頭表示同意,之後又補充了一句:

“其實就算鄭家自己的承諾,也還有問題。雖然他們說得好聽,但畢竟還隻是那二鄭自己的想法,而且明顯是臨時主張……他們的目地其實並不在於結盟,而主要是想避免雙方敵對。”

“那鄭彩作為外交人員確實很優秀,隨機應變,頗有當年那個鄭國商人弦高的故智啊。”

龐雨又隨口笑道,但茱莉卻沒怎麼聽懂,皺起眉頭:

“你的意思是說那鄭彩隻是在騙我們?”

“騙倒談不上,他們兩個應該是真誠的。但鄭家可不是他們做主,鄭芝龍本人是什麼打算還不清楚。此人能在曆史上留下諾大名頭,開創一方基業,肯定不是個簡單角色,不那麼容易打交道的。據我所知,至少到目前為止,鄭氏與荷蘭人之間還沒有撕破臉。”

“那還不是白搭嘛!”

茱莉是急性子,一聽之下果然又著急起來,但龐雨卻是不慌不忙:

“可他們遲早會鬧翻的——我記得有一場著名的料羅灣大海戰,鄭家用火船戰術打敗了荷蘭艦隊,從此奪得東海霸權……不過具體是哪一年,記不太清楚了。”

“那是在公元1633年,以荷蘭人率先攻擊鄭家船隊為開端……應該是在廈門,一戰燒掉了鄭家最大的幾艘戰船,之後才是鄭氏的報複。”

李老教授又在旁邊作補充,老爺子對於這類曆史事件的印象都記得特別清楚,不愧是專業出身。

“如果曆史發展沒有太大改變的話,大約兩年之後,鄭家就會遇到危機,到那時候他們肯定會真心同我們合作了。”

“要兩年啊?那麼長……”

茱莉皺起眉頭,趙立德在後麵哈哈一笑:

“倒也未必要等那麼久,所謂天時地利人和麼……隻要時機合適就行。等我們自己的海軍建立起來,陸軍擴充到足夠兵力,那時候鄭家合不合作其實都已經無所謂……據我所知,用不了多久,咱們又有一種新式武器可以投入使用啦!”

“哦?”

龐雨眯起眼睛,他最近沒怎麼和臨高那邊聯係,對於那裏的情況不太清楚。

“徐工他們又研製出新裝備了嗎?這回山寨的是哪一類產品?”

——同樣的問題,解席和敖薩揚也正在私下裏商討,他們倆是送新兵過來的。兩人大過年的吃辛吃苦,在瓊州府外圍奔波一圈,終於順利完成了征募新兵的任務。

受新生活激勵,他們這個短毛政權在當地老百姓中間口碑還不錯,群眾的支持程度立即體現在募兵上——老百姓都踴躍報名參加短毛軍,如果不是解席擔心征走太多青壯年會影響到來年的農業生產,不要說八百,一千二大概都沒問題。

最後是精挑細選,選中了九百多人,統統送到臨高來接受統一訓練。唐健在接受新兵的同時,也決定給瓊州府增兵。解席和敖薩揚這次過來也是順便帶一隊兵回去,這樣瓊州府的守軍將增加至一個營——於是老解連同他的手下們又都升官兒了……現在他們被稱為瓊海軍第三營。

臨高方麵對於獨立在外的三營還是相當照顧,唐健調撥給他們的都是已經完成訓練,並且裝備最為齊全的部隊,為此不惜從一營二營抽調骨幹,還專門給他們額外配屬了一個炮兵連,有四門十二磅炮。

而在今天,兩人又接到負責新武器開發的總工程師徐慧通知,讓他們一同來參加新型武器的實彈測試——如果試驗順利的話,新武器也將優先裝備第三營。

徐慧一向是比較嚴肅的,不過今天他的心情似乎非常好,竟然在路上就吹開了:

“解席,敖薩揚,考考你兩個——你們覺得比起這個時代的武器裝備,我們最大的優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