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上空的藍天白雲,伴著朗朗的讀書聲永遠的是那麼清澈明亮,青春的氣息和汗水在教室操場一切所能活動的地方盡情地洋溢流淌,或許十年後很多人會忘記學校究竟有幾個亭子,自行車停放在哪個方向,但具體之外更讓人回味起無窮的是那種模糊中的清晰情感。
對於二中的學生來說,那每到夏季必然繁花錦簇把整個五鬆亭遮蓋掩蔽的紫藤蘿花海,很可能比一些任課老師更難以忘記,尤其是回眸間那兒曾有位觸手可及卻最終選擇遠遠觀望的女孩,紫藤蘿花海下的那張俏臉,很可能在不同的時間深深埋藏在許多朝氣蓬勃的男生心裏。
溫馨的校園氣氛在鄭凡的心中持續醞釀,慢慢喚醒了他心中失去已久的那份悸動,距離天元物業事件已經一周,鄭凡在自己可以的調整下,已經投入了這種生活。
隻是偶爾的幾個電話,讓他意識到自己重生者的身份,脫離了那份清純洋溢,指點校外的江山。
梨子繼續熱賣,趙慶之已經不需要親自跑往安慶,反而要提心吊膽的擔心今天采摘的梨子能不能夠那些如狼似虎的小商販分的。
三合板的包裝箱設想完全能夠實現,隻是鄭凡刻意不讓趙慶之壓低三合板原材料的價格,現在西店周圍稍得些風聲的人都知道,人造板已經不像前些年那麼緊俏,尤其是最近持續陰天,一些沒有完善的幹燥設施的小工廠,如果沒能及時出手存貨,隻怕就要爛在自己手裏。
鄭凡自然也沒到大手大腳的地步,該壓的價格,他也沒有留情麵,他怕這件事會給大舅繼續帶去不安分的想法。梨子僅僅收獲在九月的黃金季節,大舅的木材廠不可能依附梨園苟延殘喘的活著,他之所以想到木箱這個辦法,隻是為了讓大舅渡過現今的困境,能全身而退。
一開始三合板包裝箱的使用讓那些小販頗有些抵觸,但之後的大賣讓他們打消了這個疑慮,甚至隻認準了木箱的成品。
鄭凡很清楚木箱受到歡迎的原因,它雖然比紙箱笨拙,但不容易擠壓受損,而且比紙箱剛更容易精美的加工,這種外包裝上的更勝一籌,自然造就了木箱的成功。
而空氣芯螺旋流排水管係統的測試結果也早已出來,有了鄭凡提供的數據和試驗公式,吳新喜要做的不過是按部就班的照搬實驗器材。結果自然是震驚了所有人,堪稱完美。整個蕭北的建築專家的都被這一技術吸引,這一技術的本身或許隻是代表了利益,關鍵在於探索出這一技術的人才。
年僅二十三歲的孟威,一時間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
“我完了。吳新喜自從知道我就是他那個從不冒頭的編外畢業生後,天天都在整我。畢業設計的量,足足給我加了三倍。三倍啊!老子的遊戲廳,老子的小妞們,老子的生活啊。”孟威時不時的就來個電話騷擾一下鄭凡,這讓他很懷疑孟威口中的忙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