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克利斯伯格的打賞,這是本書的第一個打賞,很激動。這周有個推薦,不過書的成績不是太好,下周要裸奔了。本來心情不太好,但是這些天突然有很多書友出來支持,讓心知感激的同時也對這本書充滿了信心。正如舊照同學所說,這是我第一次寫都市,前麵寫的不是很好,後麵也有處理不好的情節,但我會一直努力下去,讓這本書越來越精彩。還有聶風同學的支持,藍朦朧同學的刷屏,這些我都記在心裏。十號之前,心知有個考試,之後會努力爭取每天三更四更,書也會越來越精彩,感謝各位的支持。
“排水立管裏的水流狀態分為跌水流和水膜流,隻有水膜流的時候,才不會發出噪音,而水膜流和管道的長度有關,管道越長水流越容易進入水膜流,才會越安靜。”老專家繼續自說自話,不管眼前的人是否聽得懂。
“你的意思是我們高層的住戶,生活在噪音裏是不可避免的咯。”有人受不了這種憤憤而來,至少準備大鬧一場,卻突然無力可使的氣氛,不滿道。
“如果你們願意出錢,重新施工,把管道換成鑄鐵管,噪音問題也會得到解決。”老專家似乎並未聽出這人語氣中的挑釁,一本正經的道。
房間裏突然靜了下來,重新施工四個字讓所有人眉頭微皺,錢他們倒不在乎,但是施工比裝修鬧出的動靜還要大,他們的房子早已裝潢布置完畢,再次接受鐵錘的洗禮,誰也無法接受。
“難道沒有別的辦法?”穆嵐不死心,“其他小區三層以上的人多了去了,怎麼他們聽不到噪音。”
老專家點了點管道圖紙,“管材,越是光滑的管道越容易產生噪音,當時這棟房子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這個原因。不過噪音問題現在在哪裏,都是不可避免的。這個話我敢撂在這兒。你們這個問題,的確不是小劉想解決就能解決的,一旦施工牽扯的東西多了。年輕人就是衝動,這麼一大批人跑過來,影響多不好。”
眾人的表情有些尷尬了,裏麵一些人也認識吳老,知道這個老頭雖然古板但從不信口開河,劉越不著痕跡的抿了口水,事情按照他的思路很順利地發展。
“為什麼當時不用鑄鐵管。”
一個青澀的聲音突然響起,劉越手中的茶杯突然停在空中,眉頭微鎖的瞥了一眼,從沒見過的一個高中生模樣的小子,穿著普通,隻是眼神有一種自信的光彩,他放下茶杯,眼光轉向穆嵐,“這是開發商的事情,我承認當時交接審核時,沒有注意這一點是我們的疏忽。現在也在積極的討論解決方法。這不正和你們商量麼。”
“我想這應該是設計院的問題吧。從這張圖紙的備注來看,綠洲花園的設計者不就是中鐵八局的設計院麼。”
鄭凡不知何時走到了辦公桌的另一側,指著設計圖紙上右下角的署名好奇問道。
“穆姐,這孩子是誰?”劉越語氣有些不滿。
“黃玲家的親戚,現在給黃玲看房子。”
“怎麼這麼不懂規矩。大人的事情,來攙和什麼。”劉越冷冷道,黃玲有頭有臉的親戚他都認識,對這個小子沒有半點印象,那隻有一個可能,不知哪裏冒出來的無關痛癢的小子。
“中鐵八局設計院,這不是吳教授的單位?既然吳教授知道用塑料管會有噪音,怎麼當時還會選用那種管材?”有人突然在鄭凡的提醒下回過味來,開始向吳新喜發出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