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事,已不是朝夕之聞,很早便聽說,一直沿襲至現在。
這是中國自古便有的壞教條,並不是習慣。我反而覺得這是種崇尚於金錢主義,個人主義,小團體主義的宗教式潮流。教育,向來並非作真金白銀的附庸,而師者,向來以講學重道為先。
現在也要趕路,也要送孩子上學,倘要身上不戴些珠寶名飾,做家長的更不顯富貴。恐怕這校門打不開,就連校裏也盡然沒有人。這校門上,或許有分三六九等的學生表,而不以成績,品行。常常寫作“xx同學身家幾數、xx同學依傍何等權力”。無論做任何事,又要依靠“關係”,並非師生,而是官係直屬。其內幕好比上位的權色交易,實在令人咋舌,可反而又做常態。
我實在氣憤,但又不知如何可憐。我的淚,很早流幹,望見這群寒窗苦讀竟不如富埒陶白的學子,我的心,是一股難以下咽的氧氣,卡在我喉嚨,將殺我的一場陰謀。
倘要重現賈島的悲劇,權傾朝野的落榜以後,憤然寫幾句諷刺的詩歌來,且最後不也竟是快快口。這場悲劇要延伸至何處,我不得而知。可從今起,倘令人如此下去,這學到底在講什麼。
師者,不以德為先,以學為輔。反而以貪戀錢財為首要,這也便不叫做師,我從前便厭惡這樣的人,寧願說這是商人,披著羊皮的豺狼,要麼說現今的教育令人堪憂,不以心教,見識在衣食住行,不以心教,反而才得寒窗苦讀。
古往今來,多少學子因此得到悔恨的“落榜之日”,然而反響隻是渺寥無幾,我算是看明白了,這光天化日也不讓人說話,群眾的語權自由到底去了哪裏?這不是說不說的事情了,而是說了並沒有聽得見的,個個裝聾作啞,有目無睹。
師,在從前也可以叫為先生,何為先生?不必大腹便便,得人先生。而是履曆要多,要得人尊重,要有為自己學子挺身而出的氣概,“肩住黑暗的大門,放他們到光明去。”如這句話,師不單為師,要為父母親,要哺育他們知識,告訴他們什麼是“好的”和“壞的”,要有愛護陽光的陪伴,要有為真理不惜付出一切代價的決心,這所有,往往是為了學子光明的未來,可現在,我能見到的,所聽聞的,如此很少。我為此感到十分的可惜……
所以我有時說,我們所要的師,又不能局限於校內的,靠著渺茫的光芒是最沒用的,這步,要我們往前跨開,既然得不到賢良之師,那自己便是,這是我們青年思潮裏尤為重要的一點,真理要靠我們自己醒悟,現在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的確乏味,可我們不能氣餒,往後的孩子們,他們得到怎樣的教育,得到怎樣的待遇,我們不應該冷漠旁觀,這片光,我們找不到,由他們玷汙的話,後來見不到光芒,孩子們甚至不知道光芒是什麼,這才是真正可悲的。
要以清廉正直戰勝他們,要讓他們知道我們不隻是喊喊口號,在行動上,青年的覺悟要大於一切,這是事關教育的事情,事關一切的大事,該醒醒了,這麼執迷不悟下去,禍及後來人,你們甘心嘛,你們所信仰的難道僅僅是誇誇自談嗎?這群孩子眼裏還有希望,我們不能讓他們就白白的失掉了氣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