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親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過來了,鑼鼓喧天,人聲鼎沸,永安橋頭上站滿了圍觀的人群,更別提永安王府外街道上的人流量了。老的、少的,都聚在一起,想沾沾這永安王府嫡二子葉祖柏娶親的喜氣,誰叫聯姻對象是我家的小姐——永安敬平侯府的玉情小姐。
傳聞葉祖柏雖不是永安王爺葉詢的嫡長子,但其母親李氏美貌非凡,出身神秘,深得永安王爺的歡心 ,且傳聞葉祖柏生得一表人才,人中龍鳳的模樣,得益於其母親李氏骨血,在外人看來,光形象一項,便把如永安王爺一般肥胖的嫡長子葉夜軒硬生生地比了下去。
再傳聞,深得永安王爺歡心的側王妃李氏是一個小氣量之人,她仗著永安王的寵愛,有恃無恐,甚是跋扈,一言不合就帶著貼身侍女什麼青的離家出走,攪得永安王府雞犬不寧,永安王十分懼怕,被人戲稱“永怕王爺”,“怕妾王爺”。
這“永怕王爺”在外人口中倒是一個良善溫順之輩,平日裏甚少傳出他欺壓百姓之事,大家都得知這位“永怕王爺”除了護短他的側王妃李氏這件事,最大的愛好就是好吃這一口,因此,一副肥頭大耳,胸垂大肚,但九尺之高,福泰之高豬人相。
可想而知,這萬千寵愛於一身集一身的李側王妃的兒子婚娶,哪兒有不隆重之理。
再看小姐這邊,原本永安王府與永安侯府是世交,強強聯姻本既定之事,但永安王府年前為之下聘侯府小姐之人並非二公子葉祖柏,而是嫡長子葉夜軒。不成想這小姐大喜,所嫁非他人,便換成庶出二公子葉祖柏。
大街小巷各種傳言都有,傳的最廣,最真的是說這侯府的李玉情小姐,在家排行雖在老四,但是上麵三個哥哥,深得侯府眾人喜愛,且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容貌更是一等一的,永安城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王府王爺親自上門欲為嫡長子軒求親,本已談妥,但因側王妃李氏從中阻撓,與王爺哭鬧折騰,王爺本又愛屋及烏,尤其看重這個玉樹臨風,貌比潘安,頗有些王者氣息的兒子,故出爾反爾,一紙婚書作改。
城中民眾閑談之餘,最好奇地莫過不是,是這永安王府正王妃怎麼樣了?換了婚書的嫡長子葉夜軒怎麼樣了?這些罷了。遇見些個有憐憫之心之人,大概會可憐可歎可悲一下王爺的嫡長子葉夜軒與這位未曾謀麵的正王妃的吧。
關於永安王府正妃,城中傳言有一,王妃高氏善妒,被王爺拘禁在後院,不常與人會麵;傳言有二,王妃高氏重病,藥石無救已逝;傳言有三,王妃見鬼,突然消失不見;更有傳言,王妃高氏,受不了王爺寵妾滅妻,已出家為尼。
這一切都是傳言,也是大家的猜測,一切的道聽途說,都是不足以為信的。
事實上,大喜之日,上侯府迎親的確實是王府庶子葉祖柏。這葉祖柏卻人如其言,玉樹臨風,貌比潘安,一身武藝,素來與侯府三子交好,與玉晴小姐也算年齡相仿,青梅竹馬。玉晴小姐一聽,換作葉祖柏,當然是歡喜的。
侯府唯一有些許反對更改的,便是老侯爺了。老侯爺還是比較看重嫡庶有別的。在老侯爺的心中,原本不待見永安王爺這般寵妻滅妻的行徑,其次,自己深知嫡長子人品較貴重,雖多年不見,但從其小便知嫡長子的前途不可限量。要不是,發生那件事......
老侯爺看著這場隆重而盛大的婚嫁之禮,內心既高興,又有些愁腸。
而我隻是侯府,侯府老夫人預選給四小姐的陪嫁丫鬟,素心,隨姓李,大名李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