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內丹術的源流
作為一門獨立的方術,清人劉一明在《易理闡真》把內丹術的創建歸功於東漢魏伯陽。說魏在《周易參同契》中“托物取象,譬喻多端;以性命陰陽剛柔謂之藥物,以修采功夫次序謂之火候;以修持工夫不缺謂之鍛煉;以勇猛精進謂之武火;以從容漸入謂之文火;以陰陽剛柔中正謂之結丹,以陰陽混成剛柔悉化謂之丹熟;以無聲無臭神化不測謂之丹脫,……
從此始有金丹之名,丹法之說。”
內丹一詞最先見於東晉許遜《靈劍子·服氣訣》,其文:“服氣調咽用內丹。”
南朝陳僧人慧思在《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說:“願諸賢聖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藉外丹力修內丹。”這是直言用丹理練氣功,用外丹理論修煉內丹氣功。到了隋代,蘇元朗撰《龍虎金液還丹通元論》,為內丹定名。從此,內丹開始普及。
唐代,李筌、張果等注解《陰符經》,使之成為內丹術的理論經典。
唐五代,鍾離僅、呂洞賓、彭曉、陳摶等人猛烈摒擊勞命傷財的外丹術,傳聞呂洞賓作《西江月》嘲弄那些煉外丹的人:“世有學人無數,愚癡妄意如麻。汞鉛錯認結為沙,運火欲覓黃芽。千日虛勞心力,人人盡破其家。其鉛似癖疚摜Γ鎘妊弧!?/p>
宋代的內丹術有兩個特點:一是與佛教的禪相融合,如張伯端的《悟真篇》主張從道入禪。二是與理學融合。不少理學大師都熱衷內丹。
元代已有許多內丹文獻流傳,如蕭廷芝的《金丹大成集》就全麵敘述了內丹。試摘如下:
人心若與天心合,顛倒陰陽止片時。虎龍戰罷三田靜,拾取玄珠種在泥。
九還七返在片餉,真氣熏蒸達四肢。溫養嬰兒惟藉母,守城野戰要防危。
春夏秋冬依次第,煉至坤宮始凝堅。不須究易行卦氣,身中自有一坤乾。
明清時期,道教衰落,道士浪跡江湖,內丹術隨之傳播於民間,內丹術與氣功已混為一談。
(5)真假硬氣功
硬氣功有真有假。哪些氣功屬於真的,哪些屬於假的,也沒有明確的界限。
硬氣功屬於氣功的分支,它以動靜結合的方式練功,加上力學原理和藝術誇張,給人以神奇的色彩。北方人盛行練硬氣功,河南派講究丹田提氣,西江派講究提桶子勁。練功就是運氣,使氣體按照意念充斥在某一部位,如胸、腹、臂、首等處。當有人用鐵棒、磚塊擊打充氣部位時,氣富有彈性,能夠承受和分散力點,人體不致於受傷。這是合乎道理的。
江湖上有許多人表演硬氣功,如仰臥釘板、汽車過身、銀槍刺喉,這些不過是氣功、均衡力、竅門的綜合技能表演。釘板上釘滿了密密麻麻的釘子,分散了力點,釘子受承受的重量不大,加上氣功師運氣肌膚,使釘子不易紮入皮肉。銀槍刺喉,氣功師運氣於喉部,銀槍彎曲,力量緩衝,喉部可以承受。汽車過身,人體上的木板有支撐木,一瞬間力點轉移,隻要氣功師與司機配合好,不會出人命。
有些氣功不過是騙人的幻術。如不怕燙的氣功:在鍋中放80%的醋和20%的油,點火燒鍋,油滾醋翻,溫度並不高,把手伸入鍋中撈物,手不傷。又如拉斷鐵鏈的氣功;先把鐵鏈鋸出一個小口,用銅或錫焊平,塗上顏料,表演時一拉即斷。又如手指鑽磚的氣功:先把磚鑽個小孔,填進磚灰,再用水拌磚灰封口,表演時用手一鑽即穿。因此,我們不要盲目相信街頭巷尾表演的硬氣功,也不要輕易去仿效,這些硬氣功對身體和智力都沒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