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重視心照不宣的契約,“局”不常開人常在 (3)(1 / 3)

這種隱患,時間一長就會發作。到了年終、月尾結賬時,發現生意是賺了錢,但賺的錢全部都稀裏糊塗開銷光了,大家的心裏就會開始計較了,你認為他花的多,他認為你花的多。一開始,大家基於過去的友情,還不好意思公開指出來,等到了忍無可忍提出來時,必然會嚴重地傷害了彼此的感情。好朋友一旦決裂,那比不是朋友還嚴重,他覺得你不夠朋友,你認為他不講交情。到了這種地步,除了大家分手,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就在我們身邊,因為責任和利益的問題,知交好友甚至是夫妻、父子對簿公堂的事並不少見。這裏麵的原因,多是由於大家在心裏各算一份賬,在算賬的過程中,總會有意無意地向自己這一方傾斜,所以算來算去,總是自己吃了虧。彼此協商不了,也就不惜去撕破溫情的麵紗了。不論結果如何,已經弄得大家都很受傷。

與其走到這種地步,還不如一開始就未雨綢繆,把一切都說清楚了,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規範一下。當大家都明白自己的職責和權限的時候,相互牽連不清的事兒自然也就消失了。

規則之下,照顧一點情分不為過

“無規矩不成方圓。”不錯,我們不論辦任何事,都要遵守一定的原則。但是原則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時候要把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起來。

所以說,我們做人做事一定要學會變通,不能太死板,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隻有認清時務,才能使自己進退自如、遊刃有餘。與人相處時,既要有自己的原則和標準,但是又要能與他人和諧相處,避免產生矛盾。這時候,如果把一次親切的談話、一個親密的飯局穿插其中,可以起到一種媒介的作用,能夠平複當事者的不良情緒,推動事情的平順發展。

一位跟梅考克幹了多年的老員工違反了工作製度。他酗酒鬧事,遲到早退,還因此跟工頭大吵了—場。在公司所定的規章製度中,誰違反這一條,都會被堅決開除。當工頭把這位員工鬧事的材料報上來後,梅考克遲疑了一下,但仍提筆寫下了“立即開除”四個字。

這位員工找到梅考克,指責梅考克一點兒情分都不講,梅考克沉穩地說:“你是老員工了,公司的製度你不是不知道,再說,這不是你我兩個人的私事,我隻能按規矩辦事,不能有一點例外。”

梅考克又詢問了老員工鬧事的原因,原來這位老員工的妻子最近去世了,留下兩個孩子,一個孩子跌斷了一條腿,住進了醫院,還有一個孩子因為吃不到媽媽的奶水而餓得直哭,老員工是在極度痛苦中借酒消愁,結果誤了上班。

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梅考克為之震驚,“我們不了解你的情況,快點回家去,料理你夫人的後事,照顧好孩子,你不是把我當成你的朋友嗎?所以你放心,我不會讓你走上絕路的。”說著,掏出一遝鈔票塞到老員工的手裏。

老員工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梅考克囑咐老員工:“回家安心照顧家人吧,不必擔心自己的工作。”聽了老板的話,老員工轉悲為喜說:“你是想撤銷開除我的命令嗎?”

“你希望我這樣做嗎?”梅考克親切地問。

“不!我不希望你為我破壞了公司的規矩。”

“對,這才是我的好朋友,你放心地回去吧,我會適當安排的。”

事後,梅考克把這位老員工安排到自己的一個牧場去當管家,對此,這位老員工十分滿意。

一個國家,—個社會,必須分清是非,建立自身的道德原則和價值標準,這是“方”,“無方則不立”。但是,隻有方,沒有圓,為人處世隻是死守著一些規矩和原則,毫無變通之處,過於直率,不講情麵,過於拘泥於禮儀法度,不懂得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把握,則會流於僵硬和刻板。

按製度辦事與講情麵並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關鍵看你處理得是否巧妙與恰當。既能堅持原則的嚴肅性,又不傷人感情,這才是一個人的高明之處。

同治年間,衡陽挨近雙峰大界的地方,有一個忠厚而倔強的老實農民。他一生勤勞節儉,生活過得不錯,不料有一年清明節掃墓時,與人發生了一場糾紛。對方仗著自己有錢有勢,硬將一墳遷到他家的祖墳上來。官司由衡陽縣打到了衡州府,老頭兒的官司總也打不贏。老頭兒咽不下這口窩囊氣,被逼想上吊自盡。有個老親友提醒他:“你不是有個叫曾國藩的幹兒子在南京做兩江總督嗎?他現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天下誰個不知其名。隻要他給衡州府寫個二指寬的條子,保證你把官司打贏。”受到啟發以後,老頭兒湊足盤纏錢,背上包袱雨傘,就直往南京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