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學織毛衣給大姐們留得印象太深,直接誤會她不會做飯。

“我哪兒會做飯呀?這不是聽大姐們說話,想好好學習一下。焦同誌你可別哭,我要是哪裏做的不好,讓你不滿意可以直接說出來。

千萬別哭,我見不得別人哭,看著就想起來我爸媽沒的時候,在葬禮上哭的太多了,見不得這樣的。”

說完還假模假樣的揉眼睛,以茶還茶,神經病啊可著自己一人咬。

薑茶的話音剛落,辦公室的大姐連忙過來拍拍她,好像安慰這個可憐的孩子。實際上憋笑憋的直打嗝,這群壞人都是老人精什麼看不出來?

“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就是看你不太合群,才想提醒你一下。”

薑茶沒搭理她,不鹹不淡的磨蹭到下班時間,背著包就趕緊回家,她還得回去看師傅們幹活呢。

到家人家師傅已經收尾了,表麵抹的特別平整,炕沿還用水泥包邊。整體看起來相當漂亮,灶台放在廚房,正房的最西邊一間。

“姑娘,這炕搭好了,你得連著燒幾天,讓它裏外都幹透,然後去買張炕席。冬天你就睡去吧,保證暖和。咱這炕搭的不是我吹,保證好燒,熱得快不跑煙。”

都弄完人家也沒用她給錢,直說劉局已經提前給過。鑰匙還她,拿著幹活的家夥式走了。

薑茶在院裏轉一圈,撿點院裏的樹葉枯枝,混著空間裏預備好的柴火,先點把火看看。

在電視裏見過的火炕,嫋嫋的煙正順著煙囪爬上她的屋頂。八印的大鍋裏裝了不少水,慢慢的冒出熱氣。

打開西屋的窗戶,潮氣散的快一點。塞進去一根枯死的小樹,聽說這麼燒木頭絆子,可以燒很久。

洗澡睡覺明天還要早起,這月她的副食本還沒動過。早起排隊買東西,是這個年代很重要的全家活動。

比如說豬肉1元一斤要肉票,可要是買兩毛錢的豬肉就不用肉票。經常有一家人接力排隊,一人買兩毛錢的。

早上四點,她覺得還挺早的。到地方前麵已經有40多人,裹著大衣還覺得挺涼的,不知道這些人幾點過來的。

輪到她和師傅商量一下,在大夥羨慕的目光中買到一整個豬頭。這種搶手但是又不太劃算的緊俏貨,一般人家不會買,飯店還有食堂需要會提前留下。

老百姓過日子,買肉當然越肥越好。到家拿肉煉出大油,放壇子裏平時做飯用。豬頭肉那是逢年過節老爺們兒喝酒用的,骨頭多肉還煉不出油。沒事兒誰家買它呀,不劃算。

拿著大豬頭,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回到家裏。風光不亞於帶著大logo的奢侈品逛街,美的嘞。

找個麻袋把豬頭裝裏麵,然後給幾位阿姨的禮物裝進她買貨用的大竹籃子,放在後座上直奔姥姥家。

老遠就看見胡同口坐著一群人,低頭想著快騎兩下他們就看不見自己。誰知道這麼大歲數,眼神都挺好。

“呦嗬,這不是小薑嗎?怎麼著過來給我們唱歌表演節目?”

回頭和他們打個招呼,腳蹬子蹬出火星,一頭紮進院裏,這條胡同以後不能來了,她的臉皮還是太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