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柔和的陽光灑在大地上。晨露未幹,草地上的霜還未消散,空氣中彌漫著絲絲寒意。
“快一點,否則正午的太陽會讓你們汗流浹背。”都頭在人群中來回穿梭,手持馬鞭大聲地喊道。
周圍一片忙碌,大家都在為著甲和備馬做準備,加上已經入鞘的鋒利刀劍,使得周圍的空氣中多了幾分殺氣。
此刻,年關將至,雖然他們身穿的甲胄隻有三四十斤重,無法與重達五六十斤的步人甲相提並論,但正午的陽光一照射,他們很快就會熱成悶葫蘆。
青磚牆內的幾十名騎兵並非身經百戰的精銳。他們的盔甲略顯陳舊,刀劍上沾染了一層黃銅粉,看上去金光閃閃,華而不實,顯然是中看不中用。他們披甲掛鞍的動作並不嫻熟,行事也多有拖遝懶散。
都頭狄至顯然有些惱火,指著人就罵:“廢物!你們懶散拖遝,若不是我提前料到這種情況,早上半個時辰就讓你們做好準備,到時候上官必定會怪罪於我們。”
周圍隻有稀稀落落的笑聲回應,“都頭,我也想快,可幾年沒騎馬,我實在快不起來啊”
“是啊是啊,這馬可比人命金貴,又不讓我們天天騎。”
“”
在一片怨言中,年輕的都頭搖了搖頭,也不再罵了。
這怪不得他們。盡管禁軍不是烏合之眾,但由於多年沒有戰事,他們多年沒有真正的戰鬥機會,也少有訓練,其實不過是裝裝樣子而已。
如今年關即將來臨,恰逢太後九十九歲生日即將來臨,可謂雙喜臨門。天子大喜過望,親自下令殿前指揮使調動禁軍在京都進行巡視,以彰顯軍威,展示皇家的威嚴。就連開元府尹何昭大人也需要配合行事。
殿前指揮使楊洪昭接到聖令後,命令神武軍二廂第七軍進行巡視京都,由楊殿帥親自領導。這樣做既是遵從聖令,也是為了威懾宵小,防止在年關之際發生意外事件。
第七軍並非專門的騎兵隊伍,然而,這支隊伍的調任原因顯而易見,因為指揮使楊建業是楊殿帥的獨子,擔任禦武校尉的職務。為了展示皇家的威風,楊殿帥精心挑選了一匹戰馬,從其他軍隊中臨時征集了善於騎馬的士兵,使他們從步軍變為馬軍,並歸楊建業指揮。在禁軍中,要找到兩千多名善於騎馬的士兵並不難。
經過一番整頓,這支隊伍的裝備齊整,甲片閃亮,金槍威武。都頭對此感到滿意:“很好!”
說著他策馬向前,來到隊伍的最前麵,提高聲音說道:“平時大家都是好兄弟,你們的散漫拖延我可以視而不見,但今天情況不同,一是皇上的聖旨,稍有不慎就可能讓我們失去身家性命。”
提到這裏,眾人都緊張起來,呼吸變得沉重,不再有人敢發出嬉笑聲。在聖旨的威懾下,沒人敢再開玩笑。
都頭看到他們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點了點頭,然後接著說:“第二,負責各都人馬的是皇上親自指派的皇室成員,身份極為高貴,不能有任何閃失。你們一定要記住,待會兒絕對不能冒犯貴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在這次的討論中,人們開始竊竊私語。實際上,大家都很清楚這件事,皇帝這次行動的目的是為了展示皇室的威風。因此,第七軍下的25個都,在巡視期間,每個都分別由皇家的子嗣領導。
從名義上來說,這不能算是節製,指揮權仍然在都頭的手中,聽命於第七軍指揮使楊建業。然而,小小的都頭怎麼敢違背皇子皇孫呢?他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高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