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液熏洗:防風、威靈仙、桂枝、紅花、小茴香各10克,川牛膝、秦艽、羌活、獨活各15克,艾葉30克,細辛3克,加水3升,煎30分鍾後乘熱先熏後洗,每次20分鍾,每天2次。
藥棒叩擊:用川烏、草烏、細辛、紅花、當歸、赤芍各15克,黃酒浸泡7天後,用木棒蘸藥液叩擊肩關節及其周圍,疼痛明顯的地方,每個點叩擊20次,每天1次。
食療:牛肉1500克,砂仁5克,陳皮5克,生薑30克,桂皮5克,胡椒10克,蔥、鹽適量,先用大火燒開,後用小火慢煮,待牛肉熟後,切片食用。
腰是腎之府,治療腰痛要找腎
腰痛是常見的病症,老年人則更為多見。腰痛種類繁多,原因複雜,但可以肯定的是,腰痛都是和腎虛有關的。《黃帝內經》:“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腰是腎居住的地方,凡是腰的問題,都跟腎有關係。老百姓管腎叫“腰子”,也說明了腎和腰的密切關係。腰痛和腎虛的另一層關係是,腎主骨,老年人的腰痛大多數與腰椎的病變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會逐漸衰老,衰老的本質是腎虛,腎虛則化生的骨髓減少,骨骼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失去了正常的功能,就會出現疼痛,腰椎失去了正常的功能,就會出現腰痛。
腎虛是腰痛的最重要原因,在臨床上還有一種常見的原因是瘀血,比如說腰部受了外傷也可以引起腰痛,這種腰痛的主要原因就是瘀血阻滯,不通則痛。從疼痛的性質來區分,腎虛腰痛為酸痛、空痛,瘀血腰痛為刺痛、脹痛;腎虛腰痛是活動加重,靜止減輕;瘀血腰痛則正好與此相反,靜止加重,活動減輕。
腎虛腰痛有兩個常見證型,下麵簡單介紹。
腎陽虛寒濕證:腰部冷痛沉重,轉動不利,陰雨天加重,全身怕冷,四肢不溫,舌質淡,舌苔白膩,脈沉。治療要用補腎散寒,溫通經絡的方法,方劑可以選用右歸丸合甘薑苓術湯加減。具體藥物如下:製附子10克(先煎),肉桂6克,杜仲15克,枸杞子15克,獨活15克,狗脊20克,淮牛膝15克,鹿茸粉6克(衝服),幹薑15克,炙甘草10克,白術10克,茯苓15克。每天1劑,水煎取600毫升,分3次於飯前1小時溫服。
腎氣陰兩虛證:腰酸軟疼痛,喜揉按,下肢無力,勞累加重,靜臥減輕,常反複發作,疲勞,手足心發熱,舌質紅舌苔少,脈沉細或細而快。治療要用益氣養陰,壯腰健腎的方法,方劑可以選用參芪地黃湯加減。具體藥物如下:西洋參6克,炙黃芪15克,生地黃15克,丹皮10克,山藥10克,山萸肉10克,茯苓15克,澤瀉15克,桑寄生15克,丹參30克,杜仲15克,獨活10克,淮牛膝15克。每天1劑,水煎取600毫升,分3次於飯前1小時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