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主骨,治療骨質疏鬆從補腎入手
老年人很容易出現腰背腿疼痛,這種疼痛由脊柱正中向兩邊擴散,臥位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後伸、久站、久坐疼痛會加重,白天疼痛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疼痛會加重。
老年人身體會縮短,會駝背。
老年人很容易骨折。
老年人還容易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
以上這些症狀都是骨質疏鬆的表現。
什麼是骨質疏鬆呢?骨質疏鬆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性疾病。這是1993年中香港召開的第四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上下的定義,因為骨質疏鬆的人很多,將每年的10月20日規定為“國際骨質疏鬆日”。
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年老腎虛,腎精不足,不能化生骨髓以營養骨骼,就會出現骨骼疼痛並容易發生骨折。疼痛的發生有兩種機理,一種叫“不通則痛”,就是經脈被阻滯,氣血不通暢,比如說因為外傷,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就屬於這種類型;一種叫“不營則痛”,是因身體的組織器官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而發生的疼痛,骨質疏鬆導致的疼痛就是屬於這種類型。骨折是因為骨的紉性減退,脆性增加。老年人身體縮短和駝背,是國因為脊椎椎體前部幾乎都是疏鬆骨組織,而椎體前部是身體的支點,負重量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屈加重,形成駝背,如果整個椎體因為骨質疏鬆壓縮變薄,身體就會縮短。老年人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的原因是胸椎、腰椎壓縮變形,脊椎後彎,胸廓變形,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而引起的,所以中醫認為腎還有主納氣的功能,老年人的呼吸障礙就是腎虛不能納氣的原因。
骨質疏鬆有兩種常見證型,下麵簡單介紹。
腎精不足證:周身骨骼疼痛,骨骼變形,腰膝酸軟,筋脈拘急,形體消瘦,麵容憔悴,步態蹣跚,反映遲鈍,老太明顯,頭發脫落,牙齒鬆動脫落,耳鳴耳聾,記憶力減退,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搏沉細。治療要有補腎填精,強筋壯骨的方法,方劑可選用左歸丸合虎潛丸加減。具體藥物如下:熟地黃20克,山藥20克,山茱萸10克,枸杞子20克,鹿角膠15克(烊化),菟絲子20克,龜板30克(先煎),白芍15克,鎖陽15克,知母10克,黃柏10克,淮牛膝15克,陳皮10克,幹薑10克。每天1劑,水煎取600毫升,分3次於飯前1小時溫服。
腎氣陰兩虛證:腰背四肢關節疼痛,四肢無力,肌肉萎縮,發行晝輕夜重,骨骼變形,活動不利,麵色蒼白,口淡無味,自汗,麵浮肢腫,夜尿增多,少氣懶言,腸鳴腹痛,便溏,舌體胖大,舌質淡嫩,舌苔白或水滑,脈沉弦或慢而細。治療要用益氣養陰,補骨壯骨的方法,方劑可選用右歸飲合生脈飲加減,具體藥物有:熟地黃15克,山藥10克,山茱萸10克,杜仲15克,枸杞子15克,淮牛膝15克,鹿角膠15克(烊化),杜仲15克,當歸12克,肉桂6克,製附子10克(先煎),西洋參10克,幹薑10克,炙甘草10克。每天1劑,水煎取600毫升,分3次於飯前1小時溫服。
食療
生地杞芪烏雞湯:烏雞1隻,生地25克,枸杞子5克,黃芪50克,飴糖適量。將烏雞去毛及內髒,洗淨,生地、枸杞、黃芪及飴糖和勻後置於雞腹中,縫合切口,入鍋中燉2小時,熟爛即成,食肉飲湯。
豬骨杞芪豆湯:豬脊髓1000克,黃豆、黑豆各100克,枸杞子30克,黃芪30克。文火燒爛,薑、鹽、蒜調味,即可食用。
羊骨蓉菟參粥:羊脊髓1000克,肉蓯蓉30克,菟絲子30克,西洋參15克。羊脊髓洗淨,打碎,與肉蓯蓉、西洋參、菟絲子共用水煎取汁,去渣,加入大米適量煮粥,薑、鹽、蒜調味,可經常食用。
桑葚枸杞牛骨湯:桑葚50克,枸杞50克,牛骨500克。將桑葚、枸杞子洗淨,加黃酒、白糖少許蒸製。另將牛骨置深鍋中,水煮,開鍋後撇去上麵浮油沫,加薑蔥再煮。若牛骨發白,表明牛骨的鈣、磷、骨膠等已溶解到湯中,隨即撈出牛骨,加入已經蒸製的桑葚、枸杞子,開鍋後再去浮沫,調味後即可飲用。
鐵肩擔道義,妙手治肩痛
肩痛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常見疾病,是由於肩關節退行性病變而引起的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障礙為特征的一種病症。老年人的肩痛,也叫“肩痹”、“五十肩”、“老年肩”、“肩凝證”等。如果病久失治,晚期可導致肩部肌肉萎縮和肩關節功能完全喪失,此時被稱為“老年凍結肩”。老年人的肩痛是伴隨著衰老出現的疾病,其根本原因是腎虛。腎為先天之本,主生長發育,主骨,主宰整個生命過程,衰老的本質是腎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