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難眠(1 / 2)

貴縣縣城東邊的郊區裏,一千五百名克隆人建立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營寨,楊盼正好邀請趙元山進入營帳之中。

“看楊盼兄這個模樣是否要常住下去。”

“那也未必,我不是說過要將同洪教主的談話原原本本的告訴你嗎?其實事情首先要從我們的身世說起。”

“哦!”趙元山一聽便大為感興趣了。

“我們的祖上乃是明朝的遺民,當年滿清入關,先是揚州十日,接著又有嘉定三屠,江南大地遂成一片地獄。先祖便是在此時流亡海外,但一直心懷故國,時刻夢想著漢人重新振奮,隻是遲遲不得看見這麼一天,雖然如此,我楊家還是有人在乾隆年間來過中原一次,非常欣喜的發現漢人還沒有完全沉淪下去,於是便加入三合會,重回海外,建立了法蘭西三合會,為的就是有一天能夠將滿清韃子趕出中原。”這是楊盼和小芊編排好的台詞,在這個時代,宣言民族主義的矛盾還是很容易撲活人心的,接下來就是看趙元山如何表現了。

“你們要造反。”趙元山顯然要比想象中的表現差了很多。

“現在可是天下人皆欲造反的時候,先不說這廣西的暗流洶湧,你看看那廣東,那個不是把滿清罵個狗血臨頭,藐視朝廷,你在看看把八旗軍和綠營兵,不過是兩萬英夷就將他們打得丟城失地,最後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正是如此危機時刻,我們便更應該報效朝廷,為皇帝排憂解難。”

“為滿清排憂解難嗎,但是人家可不把你當自己人啊。”楊盼故意拿言語來擠兌他,沒料到趙元山奮而站起身來,“道不同不相為謀,請恕在下告辭了。”

楊盼沒想到造反的第一件就搞砸了,不過小芊安慰道,“要讓這個時代秀才加入你的隊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喲,不過我會監視他的,在我們舉事之前絕不會出現什麼差錯。”

若要說道告密,他們到還真是小瞧了趙元山,既然楊盼如此信任的將這等機密的事情相告,那麼他便沒有去告密的理由,同時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也是極為複雜,清朝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時刻他不是沒看到,隻是從來沒有去仔細的想過,在去廣東參加科舉的時候,百姓對滿清的藐視之情他可是曆曆在目,朝廷在英夷麵前的軟弱與無能,對百姓的殘暴無一不在觸動著他的神經,聲勢浩大的白蓮教起義難保不會再爆發一次。另一個震動著他的是楊盼兩千支明晃晃的步槍,綠營兵就是被這麼一支部隊給打敗的,楊盼如果真的造反,他將會有很大的贏麵,恐怕在廣西境內沒有一支部隊能夠阻擋他,唯一的遺憾就是這兩千杆槍全部又女子控製著,但是趙元山並不是衛道夫,如果法蘭西的女子喜歡拿槍就讓她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