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
考點1 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
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考點2 十二經脈的交接規律
1.相為表裏的陰經與陽經在四肢的末端銜接。
2.同名的手足陽經在頭麵部相接(頭為諸陽之會)。
3.異名的手足陰經在胸腹內髒交接。
考點3 十二經脈的分布視律
1.四肢部位
(1)陰經在內側麵行走,陽經在外側麵行走。
(2)上肢內側的分布特點是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上肢外側為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後.
(3)下肢內側為內踝尖上八寸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內踝尖上八寸以上則是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下肢外側的分布特點是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後。
2.頭麵部位
陽明經主要在麵部行走,其中足陽明經行於額部;少陽經主要在頭側部行走;手太陽經則在麵頰部行走,足太陽經在頭頂和頭後部行走。
考點4 十二經脈的表裏關係
手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裏、手足少陽與厥陰為表裏、手足陽明與太陰為表裏。
考點5 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
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
速記: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藏。
歌訣: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醜肝通。
考點6 經筋的生理功能
約束骨骼、主司關節運動。
考點7 督脈、任脈、衝脈、帶脈、蹺脈和維脈的基本功能
1.督脈的基本功能 “陽脈之海”。
2.任脈的基本功能“陰脈之海”、“任主胞胎”。
3.衝脈的基本功能 “十二經脈之海”、“血海”。
4.帶脈的基本功能約束縱行諸經、固護胞胎、主司帶下。
5.蹺脈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運動,可使下肢運動靈活矯捷。二是司眼瞼的開闔。陰陽蹺脈交會於目內眥,並分主一身左右之陰陽,故有司眼瞼開闔之功能。
6.維脈的基本功能 維係全身經脈。陽維能維係聯絡全身之陽經;陰維則維係聯絡全身之陰經。
體質:
考點1 體質與髒腑、精氣血津液的關係
1.體質與髒腑經絡的關係
髒腑經絡的盛衰偏頗
決定體質的差異。個體體質的差異必然以髒腑為中心,反映出構成身體諸要素的某些或全部的素質特征。
2.體質與精氣血津液的關係 精氣血津液是決定體質特征的重要物質基礎,其中精的多少優劣是體質差異的根本。
考點2 體質與用藥宜忌
(1)體質偏陽者,當慎用溫熱傷陰之藥。
(2)體質偏陰者,當慎用寒涼傷陽之藥。
病因學說:
第一部分 六淫
考點1 六淫的概念
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熱)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
考點2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點
①外感性。②季節性。③地域性。④相兼性。
考點3 風邪的致病特點
①風為陽邪,輕揚開泄,易襲陽位。
②風性善行而數變。
③風性主動。
④風為百病之長。
考點4 寒邪的致病特點
①寒為陰邪,易傷陽氣。
②寒性凝滯,故寒邪傷人多見疼痛。
③寒性收引, “寒則氣收”。
考點5 暑邪的致病特點
①暑為陽邪,其性炎熱。
②暑性升散,易執心神,易傷津耗氣。
③暑多挾濕。
考點6 濕邪的致病特點
①濕為陰邪,易傷陽氣,阻滯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