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醫學理論體係的主要特點與陰陽學說(1 / 2)

中醫學理論體係的主要特點:

第一部分 整體觀念

知識點1 整體觀念的內容

1.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主要體現在(1)五髒一體觀。(2)形神一體觀。

2.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3.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

第二部分 辨證論治

知識點1 病、證、症的概念

1.病,即疾病,指致病邪氣作用於人體,人體正氣與之抗爭而引起的機體陰陽失調、髒腑組織損傷、生理機能失常或心理活動障礙的一個完整的異常生命過程。

2.證,即證候,是疾病過程中的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組相對固定的、有內在聯係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病變本質的症狀和體征構成。證是病機的外在反應,病機是證的內在本質。

3.症,即症狀和體征的總稱,是疾病過程中表現出的個別、孤立的現象。可以是病人異常的主觀感覺或行為表現,也可以是醫生檢查病人時發現的異常征象。症是判斷疾病、辨識證候的主要依據。

知識點2 辨證論治的概念

1.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症狀、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以探求疾病的本質。

2.論治,則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論治過程一般分為因證立法、隨法選方、據方施治三個步驟。

3.辨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則是解決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證論治的過程實質就是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過程。

知識點3 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

1.“同病異治”是指同一種疾病,由於發病的時間、地域以及患者機體的反應性不同,或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表現的證不同,因而治法就各異。

2.“異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由於出現了相同的證,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療。

3.“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實質上即是“證異治異”“證同治同”,亦是辨證論治原則的具體體現。

陰陽學說:

第一部分 陰陽的概念

知識點1 陰陽的含義

(1)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並含有對立統一的內涵。

(2)“陰陽者,一分為二也”,明確指出,陰陽具有矛盾對立統一的辯證觀點。一般來說,凡是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於陰。“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

知識點2 陰陽無限可分性示例

(1)一日分陰陽:上午為陽中之陽,下午為陽中之陰,上半夜為陰中之陰,下半夜為陰中之陽。

(2)四季分陰陽:夏天屬太陽(陽中之陽),秋天屬少陰(陽中之陰),冬天屬太陰(陰中之陰),春天屬少陽(陰中之陽)。

第二部分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知識點1 陰陽的對立製約

對立:相互鬥爭、相互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