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讓生命在書香與自然中升華 (17)(1 / 3)

他們的臉色嚇得蒼白,不過還是盡可能優雅地表示讚同。哈裏斯想給他的母親發封電報——他認為這是他的責任,因為他是母親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因此,他去發電報了。與此同時,我跑上那條最長、最好的木筏,熱情地向舵手打招呼道:“嗨,你們好啊!”這一問候立刻使氣氛活躍起來,接著我們便進入了正題。我說我們?本是要徒步到海德堡去的,但現在打算乘坐他的木筏去那裏。我的這些話一部分是通過Z先生·譯的,他的德語說得很好;一部分則是通過X先生·譯的,他的德語說得尤其好。我能像發明德語的狂人一樣聽明白它,不過我要通過·譯才能把它說好。

木筏上的老大提提褲子,若有所思地動動嘴裏嚼著的煙草塊,說出了我預料中的話——他沒有運送旅客的執照,擔心萬一這件事宣揚出去或者萬一出了事故,法律會追究到他頭上。於是,我租下了這條木筏,雇了他的舵手,一切責任由我承擔。

伴著一陣激昂的號子聲,右舷的舵手們彎腰開始了自己的活計,收起纜索,升起筏錨,我們的木筏便飛速地向前移去。很快,它的時速就達到了兩海裏。

我們一行人聚集在木筏的中央。起初,大家的交談有些低沉,主要是圍繞著生命短暫,難測,危機重重,時刻作好最壞的準備是必需和明智的。這種交談漸漸變成低語,內容都是些海洋的危險之類的東西。然而,當灰色的東方出現紅霞,黎明那神秘的莊嚴和靜寂響起小鳥歡快的歌聲時,大家的音調也歡快了許多,我們的情緒逐漸高昂起來。

夏日的德國是至善至美的。但是,如果不乘木筏從內卡河漂流而下,是沒有人能夠理解、感知、享受這種至高的溫柔、平和的美妙的。木筏的漂流是不可或缺的運動,它柔美、順滑、流暢、無聲;它平息一切狂躁的行為;緩和所有不安的倉促和急躁情緒。在其寧靜的影響下,一切影響情緒的煩惱、悲傷都銷聲匿跡,變成一個夢,一種魅力,一種深深的、寧靜的喜悅。這與炎熱、辛勞的徒步行走,與塵土飛揚、隆隆行駛的火車,還有在炫目的大道上單調顛簸的疲憊馬車,形成了怎樣的對比啊!

帶著不斷高漲的愉悅和滿足感,我們在鬱蔥芳香的河岸間靜靜地滑行。有的地方,岸邊倒垂下的濃密柳枝,覆蓋了後麵所有的土地;有的地方,河岸一側是壯麗的山脈,上麵植被豐盈,另一側則是一望無際的平?,開放著鮮豔的罌粟花,或是靛藍怡人的矢車菊。我們時而漂流在林的陰影之下,時而沿著天鵝絨般柔軟的草地邊緣滑行。那映入眼簾的草地是那麼碧綠清新,灼灼明亮,蘊o著無限的魅力。還有那鳥兒——隨處可見。它們頻繁地穿梭於兩岸之間,鳴起的歡歌不絕於耳。

看日出能讓人百般回味且愉悅人心。太陽冉冉升起,耐心地、溫柔地鋪上一層又一層光彩,披上一片又一片壯麗,直到一個新的早晨完整地築就起來。在木筏上觀賞日出,與等候在火車站的候車室中,嚼著幹巴巴的三明治,透過窗戶眺望破落的小村莊的感覺,有著天壤之別。

巨輪能乘風破浪,卻駛不進淺灘。人生沒有過多的大風大浪,在眾多的小溪流中前進,我們是否也能像小木筏一樣,靈活地前進?

馬可·波羅遊記

TheTravelsofMarcoPolo

[意大利]馬可·波羅/MarcoPolo

馬可·波羅(1254—1324),出生於意大利威尼斯城的一個商人家庭,公元1275年隨父親和叔父到達中國,居留了17年,1295年返回故鄉。不久,馬可·波羅參加了對熱那亞城的海戰,兵敗被俘入獄。他在獄中口述了其在東方的見聞,由同獄難友為之筆錄,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馬可·波羅遊記》。馬可·波羅是中世紀的大旅行家,是使西方人了解中國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遊記不僅在西方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也是中國和西方,特別是中國和意大利人民友好關係的曆史見證。

UponleavingVa-giuyoupass,inthecourseofthreedays'journey,manytowns,castles,andvillages,allofthemwellinhabitedandopulent.AttheendofthreedaysyoureachthenobleandmagnificentcityofKin-sai,anamethatsignifies"thecelestial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