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唐天知道他的想法後一定會內心苦笑:自己要真是隱世大家族的子弟的話,前麵又怎麼會過的那麼淒慘?
說道家族,他心裏倒是有了一定的急切,不知道自己離開後,那些家夥有沒有繼續為難母親……
“既然這樣,那我就現在給你說說關於咱們醫學界的派係之爭吧。”林秋生的聲音緩緩傳出,將唐天的思緒拉了回來。
經過他的一番講述,唐天才終於清楚了如今醫學界的情況,根本就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樣,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而是充滿了爭鬥的名利場。
上世紀,隨著西醫的引進,國內的中醫便開始了逐漸的沒落,當然,這也和中醫大師級人物的逐漸去世有關,缺少了新的大師出現,自然就沒有了替中醫扛鼎的人物,近一百年來,唯一有資格成為扛鼎人物的浮雲大師卻因為不屑名利,而選擇了雲遊四方,如今還在不在人世都是個謎題。
而少了扛鼎人物,中醫便成了一盤散沙,共分為了十大派係。
傷寒學派:主創人,東漢張仲景,他的《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學的辨正論證基礎。晉唐時期傷寒論成書。曆經晉、唐、元、明、清數百名學者的硏究探索形成了近兩千多篇的專著,成為傷寒學派以脈、證、方、治入手,以六經辯證解釋了八綱辨證機理。提高了中醫臨證水準,從而使傷寒派成為中醫、和島國漢醫的主流。
寒涼派:主創人,金、劉完素河間人,提出六氣化火之說,施治多用寒涼藥。為溫病學創立了基礎。
易水派:主創人,金、張元素,河北易水人。以髒腑的寒熱虛實發生演變來用藥,創造了髒腑病機學說。
攻邪派:主創人,金、張從正,認為病從邪生,用汗、吐、下、三法攻邪治病。
補土派:主創人,金元、李杲認為人以胃氣為主,注重後天脾胃。故以溫補脾胃為主。
滋陰派:主創人,金、朱丹溪,認為人多陽亢陰虛。故多用滋陰降火。
溫䃼派:主創人,明、薛已、張介賓等重視命門水火的硏究,探索髒腑虛損的病機,故善用溫䃼。
溫病派:主創人,明、吳有可,清、葉天士,因瘟疫流行,提出了溫疫,和溫病學說。使後人在疫情中受益匪淺。
火神派:主創人,清未、鄭欽安,四川人。主張陽主陰從,以火立極。臨症善用附子、桂枝、生薑等品,屢袪沉屙痼疾。
學院派,隨著現代醫學的進展,和中醫的於時俱進。中醫學院曆屆畢業學生,及各中醫院受過高等教育的中醫師都具有中西醫技能。多運用西醫的診斷治療加中醫的辨證論治,使中醫現代化邁進了一步。
前麵八大派係在上世紀便存在了,屬於是老派係,成員眾多,後麵兩大派係都是近百年來出現的新派係,也是擁護者眾多。
以前是因為有著大師級人物號召,所以能夠和平共處,但隨著大師級人物的消失,現在各派係都互相敵視起來,誰都希望自家能夠出現下一位大師級人物,好讓派係跟著水漲船高,成為主流。
而按照林秋生的說法,每個派係如今都逐漸演變成了醫協類的組織,聚集地也都是一城市為根據地。
比如賀州醫協,就屬於是火神派的根據地,南宮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但韓三千卻是個特例,他沒有任何派係,卻因為醫術十分強大,所以也就成為了各大派係紛紛相爭的人物。
相對的,作為學院派的賀州醫協就比較處於弱勢了,並沒有類似韓三千和華清風之類的神醫加入,隻能勉強靠他一個人來扛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