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孩子的成功背後肯定大多數都來自於良好的家庭教育,都得益於有效且有益的家庭培養。
在人身上,唯一能夠持久的東西是少年時期吸收得來的東西,所以,最謹慎的辦法是,當年少的時候,便去把它們形成到合乎智慧的標準。
捷克教育家誇美鈕斯
並不是各種知識隨心所欲的不合理灌輸都是可以造就天才兒童的,隻有那些合乎科學規律的早期教育才能真正開啟兒童的天才世界。天才兒童不是天生的,是早期教育的結果。可以說早期教育實施得如何,決定著孩子終身成就的大小。
木村久一
我認為:
真正的天才培養計劃就是把普通的孩子培養成超常兒童。
科學研究不是靠頭銜,更不是靠書本,而是憑借最少十幾年的實踐成功經曆。對兒童大腦沒有十幾年的潛心研究與實踐,有些專家僅憑頭銜就斷定中國隻有3%“天上掉下來”的超常兒童,這是對下一代的犯罪。
智力基因的優劣在民族之間的差異很大,但是在民族內個體之間的差異不大。
中華民族是世界公認的最優秀民族之一,他們卻把97%的中國孩子判了“死刑”。權威一旦變成科盲,就會阻礙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強盛發展的進程。
美國從1868年開始天才教育,相隔150年後的今天,中國教育界還沒有實質意義上的天才教育,“權威專家”甚至把天才教育妖魔化。天才教育已經成為美國教育的特色之一,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從卡爾?威特到蒙台梭利等教育名家都不是教育者出身的“門外漢”,但是他們卻奠定了天才兒童培養的理論基礎。
家長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家庭教育投資比以往更加多,這標誌著時代在進步,再沿用傳統教育觀念與方法,離被淘汰的日子不遠了。美國經濟發展委員會(由225個大公司領導人與大學校長組成)指出:
“如果美國的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美國就無法在未來全球市場中競爭。”
而我們現在的大部分人是怎樣做的呢?當孩子長到三四歲時,總是向大人提出各種各樣的幾乎是令人討厭的問題。我們大都是隨便敷衍一下,並不給予耐心的說明和解釋。我們就這樣使孩子的能力枯死之後,到孩子上了學才大驚小怪地叫嚷:“為什麼我的孩子成績這樣壞呢?”
我讚成天才的培養:
樹立自我追求學習的良好習慣就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