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巴山餘脈“驢頭狼”A(1 / 1)

大巴山脈是四川盆地和漢中盆地的地理分界線,包括米倉山、大巴山、武當山、秦嶺、大神龍架等,橫跨四川、甘肅、陝西、湖北四省。神秘的北緯30°線從大巴山脈橫穿而過,各種稀奇古怪的傳說自然也不勝枚舉。捕風捉影的,我們暫且不提,就來說一說最真實,極有可能仍然存在的“驢頭狼”。

大巴山綿延500多千米,故稱千裏巴山。但是從米倉山到武當山,從秦嶺到神龍架,從古至今都流傳著關於“驢頭狼”這種動物的傳說。驢頭狼,顧名思義長著毛驢腦殼的狼。

狼是犬科動物,在中國野外大概隻有草原狼和歐洲灰狼這兩種分布,它們的身長都在1米左右,加上大尾巴一般也就在1米5左右,肩高也不過6、70厘米。那麼,驢是馬科動物,藏野驢體長超過2米,還不算尾巴,肩高也在1米3左右。也就是說,驢的體型幾乎是狼的兩倍左右。即便是小學生,也能分清楚狼和驢的區別。

大巴山脈的老百姓又是怎麼說“驢頭狼”的呢?

據說其“體型龐大似成年驢,腦袋似驢,其餘地方長得像狼。”。捕獵時,既會“埋伏、突襲”也會“群起而攻之,圍追堵截。”在曆年來的目擊報告中,有某部戰士在打死一隻驢頭狼後所看到的“體格壯碩,四肢比較細長,尾巴將近一米,全身呈現灰麻色,隻有腹部有些許白毛。”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驢頭狼的傳說遠不止於大巴山脈,在河南、安徽等地都有類似的傳說。人們甚至給它起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外號、諢名,如驢頭豹、狗頭虎、馬兒頭、驢頭混子。既然各地群眾都有此一說,那麼我們可以肯定在大巴山脈確實存在著一種未知的大型動物。當然,有看官會問全國都有鬼的傳說,那你抓一隻來看看……對於這種“咬卵強”型的朋友,我長期都是無話可說!

接下來,我們議一議驢頭狼平常主要幹些什麼工作?

捕獵、捕獵再捕獵。捕不到野獸就如鬼子一般進村,見豬咬豬,遇牛啃牛……前麵說到被戰士打死那隻驢頭狼,就是喝到了“歪”酒,不知天高地厚,跑到部隊的豬圈偷豬被發現而被“就地正法”的。因此,我們又知道了驢頭狼雖然長著毛驢腦殼,但它不吃素,吃肉。同樣,狼也是隻吃肉。

那麼,專家們怎麼說呢?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年輕人,要相信專家,不要以訛傳訛……除了人話,專家們啥話都說。

在大巴山脈,體型等於或大於驢的動物不多,食肉猛獸更少。花豹也叫金錢豹算一個;雲豹也算一個;老虎準確地說就是華南虎,如果還有野生種群也算一個;亞洲黑熊俗稱狗熊也算一個。至於豹貓、黃喉貂之類的,體型跟成年土狗一個檔次的猛獸,不在此次討論之列。

那麼,驢頭狼最有可能是什麼動物呢?

眼見瞞不過了,於是又有專家跳出來稱,驢頭狼可能是史前生物“沙獷”,生存於450萬至700萬年之前的沙獷分布於歐洲、亞洲以及非洲大陸上。原始馬的一個近親名叫“沙獷”,沙獷屬於爪蹄獸類,曾經在華夏大地上穿行了200萬年以上,大約在300萬年前滅絕了。民間傳說中的“驢頭狼”與沙獷比較近似,也許“驢頭狼”是沙獷的殘遺種類。

遺憾呀,不知道這位專家的地址,否則一定給他快遞一張環球某報“老胡”的照片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