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是,古瑜伽術隻是健身用的,而這九式體術,卻是以這些奇形怪狀的姿勢,來激活人體經脈,從而激發出人體潛能。
通俗來講,就是通過這九式不同的體術,來徹底打通人體內的409道穴位,從而使得靈氣在體內運行的更加暢通。
有了這樣一個概念之後,沈放便開始正式修煉了。
這第一式,因為動作姿勢彎曲如半月,所以又稱之為半月式。
沈放根據動作要領,微微將右腳向右抬升至九十度,左腳腳跟提起,膝部繃直,深呼一口氣後,又將身體軀幹向右傾斜,右手掌落於離右腳約三十公分處,指尖觸地。
同時,左腳向上抬起,使左腿與軀幹成一條直線,左腳腳趾朝前,左手手掌放於左臀之上。
隨即,再次深呼一口氣,轉頭看向上方,將脖頸繃直,左手臂也向上伸展,胸部向左側翻轉,保持肩部伸展向上,雙手手臂成一條直線。
身體重量則放於右腳和右臀之上,右手隻是作為身體平衡的支撐,保持住這個體式,大約維持了半個時辰左右,沈放突然感覺到,一股暖流順著勞宮、魚際、少府、合穀四大穴位,直奔丹田而去。
刹那間,整個右半邊的身軀經絡,仿佛都得到了疏通一般,使人感到無比的暢快。
“這九式體術,果然不同凡響!”
沈放喃喃自語了一句,又繼續轉換方向,微微將左腳向左抬升至九十度,依葫蘆畫瓢的做了一遍。
約莫過去了整整一天時間,沈放終於將這第一式徹底掌握,左右兩臂的穴位,也盡數疏通,經絡也明顯感覺要比以前擴充了一倍有餘。
緊接著,他開始修煉第二式。
第二式,又稱為站山式。
氣沉丹田之後,雙臂前伸,與肩同高,軀幹向下前屈,臉朝下,雙臂垂向地麵,雙手十指壓地,然後抬升右腿,向後伸展。
此時,呼一口氣,彎曲右膝,右小腿向頭部方向伸展,身體重量放在左腿和左手上,右手伸向右腳腳背,握住右腳腳踝,使右腳腳跟壓在右臀之上。
深吸一口氣後,繼續向上伸展右臂,至完全繃直。
同時,右手拉動右腿向上伸展,右大腿與左腿在同一直線上,並與地麵保持垂直,右膝彎曲,右小腿向左側伸展。
最後,頭部右轉,雙眼視線朝向右腳腳掌。
按照秘籍上的要求,沈放保持這個體式,持續約半個時辰左右,便感覺自己背後的天宗、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四大穴位開始漸漸發熱。
很快,整個背部關節也開始發出劈啪的響聲,整個人也仿佛獲得了新生一般,感到暢快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