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以色列立王之前的曆史概述(1 / 1)

以色列是個獨特的國家。

大約公元前1900年,他們的始祖亞伯拉罕去到迦南地,天主應許將那片土地賜給他的後裔為業。

亞伯拉罕的曾孫約瑟,被哥哥們賣給埃及人作奴隸,曆經磨難,最後在埃及當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便把父親以色列(原名雅各)和另外十一位兄弟及家眷接到埃及生活。以色列家來到埃及的,除了娶進來的兒媳婦,包括約瑟和他兩個兒子,共七十人。

他們居住在埃及的歌珊地,繁衍生息,人口眾多,越來越強盛。

後來有不認識約瑟的埃及王起來,壓迫他們做苦工,並且不允許他們新生的男丁存活,以色列人哀求的呼聲上達天庭。

天主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回迦南地。

以色列人在埃及地住滿四百年後,在摩西和他哥哥亞倫的帶領下,帶著他們所有的牲畜和財物,浩浩蕩蕩離開埃及。

據他們精確統計,這群人中,二十歲以上能出去打仗的男丁共有六十萬零三千五百五十名。女人、孩子和老人都沒有計算在內。

摩西死後,約書亞帶領他們征戰,把所得到的迦南土地按支派分給他們。

曆經艱險,他們終於在迦南地定居下來。

以色列有兩個妻子,分別是:利亞和拉結,她們是兩姐妹;還有兩個妾,是:悉帕和辟拉,分別是利亞和拉結的使女。

利亞生了六個兒子:流便、利未、西緬、猶大、以薩迦和西布倫;

拉結生了兩個兒子:約瑟和便雅憫;

辟拉生了兩個兒子:但和拿弗他利;

悉帕生了兩個兒子:迦得和亞設。

她們一起為雅各(以色列)生了十二個兒子,他們所生的後代組成各自的支派,用他們的名字命名,以色列國就由這十二個支派組成,每個支派都有自己的族長。

以色列原本的長子是流便,因為與父親的妾同房而失去長子的位分;

利未支派代替長子奉獻給天主,作為全職侍奉的祭司家族,分散在各支派,由各支派分出城邑來給他們居住,以方便教導他們。

猶大是以色列第四個兒子,有責任有擔當,勝過他的哥哥們,以色列應許將來的彌賽亞要從這個支派而出。猶大支派所得土地最大,城邑最多,他讓本來也命定要散居在各支派居住的西緬(以色列第三個兒子)支派住在他分得的土地上。

約瑟兩個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被以色列看為他的兒子,約瑟支派便分成了以法蓮支派和瑪拿西支派,分得兩份地,相當於長子繼承兩份產業。

開始時,他們是鬆散的部族組織,有外敵的時候,就由有能力的人起來作為士師率領他們爭戰。這個時期,他們的信仰很混亂,忘記摩西教導他們的律法,很多人隨從遺留下的迦南原著民拜他們的偶像。

那時,他們沒有王,各人按自己的心任意而行。

直到公元前1000年,在以色列人的要求下,由當時的士師撒母耳按照天主的選擇膏立掃羅作王。

掃羅成為以色列第一位國王。

以色列諸王的故事就從掃羅王說起。